[实用新型]陶瓷电磁流量计无效
| 申请号: | 90207310.9 | 申请日: | 1990-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1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27 |
| 发明(设计)人: | 潘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电子工业部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F1/58 | 分类号: | G01F1/58 |
| 代理公司: | 机械电子工业部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宝根,欧阳坚 |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电磁流量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陶瓷衬里和护套组成复合测量管的电磁流量计,广泛地用于测定盐酸、硫酸、硝酸、氢氟酸等各种酸类以及垫碱溶液、矿浆、泥浆等易磨损、易腐蚀介质之体积流量。
日本山武霍尼威尔公司1987年在中国申请的发明专利《电磁流量计》CN86105077A中描述该流量计的陶瓷测量管:在具有两端翻边的陶瓷管中插入一个陶瓷芯棒和一个难熔金属(铂或铂 合金)构成导电部分(见图1,1为带翻边的测量管,2为电极),导电部分复盖在芯棒的接触流体的端而上形成电极,西德KROHNE公司生产的X-1000型陶瓷电磁流量计,则是在具有两端翻边的陶瓷管中失插入铂金属电极。以上两种结构中,流量计的陶瓷管两端均翻边,这样在两端翻边处存在着陶瓷材料高温烧结时造成的应力,这种应力存在是有害的,容易使陶瓷破裂,另外采用铂金电极或陶瓷芯棒上复盖难熔金属的电极结构,除了价格昂贵之外,由于金属电极和陶瓷管的热膨胀系数不相同,当温度发生变化时,会严重降低密封性能,又由于陶瓷管两端暴露在外部的翻边部分是安装面,直接和外部流体管道进行刚性连接而承受机械力,由于陶瓷材料的脆性,用户安装时,常发生陶瓷管的破裂,使整个电磁流量计不能应用,而且这种翻边结构烧结成型困难,因而也不适合做成大口径的电磁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目的能克服现有技术陶瓷材料脆性使陶瓷管破裂的缺点以及电极结构否易密封及价格昂贵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护套的陶瓷管复合结构和一体化烧结电极结构的陶瓷电磁流量计。
为了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把陶瓷测量管制成两端无翻边的陶瓷直通圆管,测量管的外部包括两圆环端面浇注有玻璃钢护套,并使磁轭和励磁线圈封装在护套之内,4个电极烧结在陶瓷管壁上,即是与陶瓷管一体烧结的电极结构替代现有技术中电极与测量管分离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图1为具有两端翻边的电磁流量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极布置示意图。
由图2所示,陶瓷测量管4为一个两端无翻边的直通圆管,测量管4的外部包括两端的圆环端面浇注有玻璃钢护套3,陶瓷测量管4比护套3短4~14毫米,使测量管4对称地处于护套3的中部,这样可减少陶瓷管壁厚,节省成本,陶瓷管壁厚为3~6毫米,这样使陶瓷测量管不暴露在外部,直接和流体管道进行刚性连接所造成的机械力由护套3的两端面承受,这样就避免了电磁流量计在安装时发生的破裂故障,磁轭5和励磁线圈6封装在护套3之内,使电磁流量计的所有组成部分都牢固地封装成一个实体,具有严密的防水、防尘、防气的特性,并具有防爆特性,更适合于非常恶劣的环境条件中长期使用而不改变其工作特性,另外,与由磁轭5和励磁线圈6产生的磁力线(见图2,以虚线表示磁力线)垂直的测量管壁上装有2个信号电极7,在与磁力线平行且对称于信号电极7并靠近测量管两端的管壁上装有2接地电极8。电极的导电部分是这样实施的,用耐腐蚀的导电材料碾磨成粉末状态,在烧结前,将其渗入如图3所示的7、8部位,导电粉末和陶瓷颗粒均匀地混合在一起,然后将整个陶瓷管放进高温炉中进行烧结,烧结成型后就形成导电部分,也即形成了电极,这样电极和陶瓷测量管成为一体化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极处的泄漏问题,导电部分直径为6~18毫米,随电磁流量计直径增大而相应地增大。
这种由陶瓷衬里和护套构成的复合测量管及一体化烧结电极结构的陶瓷电磁流量计,具有耐腐蚀和耐磨的优良性能,且陶瓷管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根本上解决了电极密封问题,可广泛用于易腐蚀,易磨损电极的介质流量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电子工业部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未经机械电子工业部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7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