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油电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90206656.0 | 申请日: | 1990-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53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27 | 
| 发明(设计)人: | 焦秀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秀昌 | 
| 主分类号: | F01M5/02 | 分类号: | F01M5/02 |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颖渱 | 
| 地址: | 054803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电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油加热器,它属于汽油机车,柴油机车润滑系统的融油配件。
由于冬季气候寒冷,使各种机动车辆的润滑系统和油底壳内的机油凝固,特别严重的是在我国北部和东北地区,往往使车辆难于发动。专利申请号90202356.X名称为“柴油机输油装置电热器”的发明技术虽与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里的具体位置、部件不同,但都是为了汽车的预热起动和加热保温,其电热式吸油管和电热式输油管的电热部件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且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也低,但却能解决车辆在寒冷天气时的油底壳内机油凝固问题的机油电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散温铜管15装在散温铜管内的氧化镁粉16、电器部件和紧固部件组成的。
(1)散温铜管15呈“7”字形,也可为盘曲形;
(2)散温铜管15中装有电热丝17,电热丝17从引线螺丝9进入散温铜管15内,以单或双线形式延伸,贯穿在全管中心;
(3)在电热丝17周围填充有氧化镁粉16;
(4)散温铜管15通过紧固部件固定于汽车油底壳内。
固定散温铜管15的紧固部件卡接在汽车油底壳上,其上部伸出油底壳外,下部在油底壳内。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结构极其简单,使用方便,在10分钟内可发动行车。
2.在-35℃的严寒天气可使机油温度上升至35℃。
3.在温油10分钟内用电0.08度,比用柴油,柴等烤车成本大大降低。
4.延长了机车使用寿命。
5.杜绝了用明火烤车给司机带来的人身生命危害。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通过实施例及其附图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7”字形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盘曲形结构剖面图。
参照图1和2:电源插座1连接时间继电器2是已知技术,在通电10分钟后自动断电,以保证安全。从引线螺丝9顶端引出电线3,电线3通过温度继器8,从压紧螺丝4引出并连接时间继电器2与电源插座1。继电器为已知技术,它安装在外螺纹连接盘13的中间,当达到预期温度时自动断电,温度不足时又会自动通电,以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危险。电热丝17从引线螺丝9进入散温铜管15,其长度与铜管相等;散温铜管呈“7”字形或盘曲状,放置在汽车油底壳内,目的是更大面积地接触凝油,在铜管15中填充氧化镁粉16,氧化镁粉16将电热丝17包围在其中。
铜管的两端有紧固部件连接与固定,并伸出在汽车油底壳外一侧面。其具体结构是:在铜管两端口焊接有法兰盘14,其上连接外螺纹连接盘13底部,引线螺丝9固定在外螺纹连接盘13上,外螺纹连接盘13上端连接螺母7,并一同固定在放油螺丝6上。引线螺丝9套在绝缘管12上面,其底端在铜管15口内。引线螺丝9上端有绝缘垫11,绝缘垫11上面有紧固螺母10紧固。放油螺丝6内设密封垫5,其上装压紧螺丝4。
机油电热器装进汽车油底壳内,放油螺丝6和螺母7上半部伸出并紧固在油底壳外一侧面,其下半部卡紧在油底壳内部。
使用时,电源插座接通电源,电热丝发热产生热效果,随之铜管发热,凝油升温融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秀昌,未经焦秀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6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