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筒式加油器无效
| 申请号: | 90206159.3 | 申请日: | 1990-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69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2-19 |
| 发明(设计)人: | 崔桂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桂龙 |
| 主分类号: | F04B9/14 | 分类号: | F04B9/14 |
| 代理公司: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来伏 |
| 地址: | 157112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筒式 加油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随车加油工具。
据查目前汽车、拖拉机等机动车辆在车场或加油站多采用手摇泵或电动加油泵加注汽油或柴油,这些加油工具不能随车携带,当远离加油站需要加注油料时,不得不利用胶管向车内加注燃料,这种做法不仅对身体有害,而且容易造成火险,浪费油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轻便吸筒式加油器。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活塞筒、活塞杆、活塞和导油管构成的吸筒和加油器构成,在加油器阀体内腔中设置两对互为逆向的单向阀门,出油管和其中一对单向阀门构成的内腔相通并和阀体构成一体,吸油管和另一对单向阀门构成的内腔相通并和阀体构成一体,油罐螺母位于吸油管的外侧并和阀体构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因采用吸筒和互为逆向单向阀门结构,缩小了加油器的体积,便于携带,工作效率高,每分钟可加注20公斤汽油,不浪费油料,如安装在油桶(或油罐)加油盖上,可代替加油盖。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实施例附图进一步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油器侧视图。
吸筒式加油器是由吸筒和加油器组成。吸筒由活塞筒14、带有握柄的活塞杆16、活塞15、导油管13和导油管12构成,加油器由阀体21和两对互为逆向的单向阀门构成,单向阀门3和4的阀体方向均向内设置,单向阀门1和2的阀体方向均向外设置,并通过铜套11安装在阀体21上,带有出油阀门6的出油管5和由单向阀门3和4构成的内腔相通,吸油管20和由单向阀门1和2构成的内腔相通,吸油管20外侧设有带有通气孔18的油罐螺母19,通气孔18上旋有螺帽17,出油管5、吸油管20和油罐螺母19及阀体21构成一体,阀门端盖8、10和耐油胶垫9、7分别通过四个螺栓被固定在阀体7上,导油管13和导油管12的一端分别用耐油胶垫9、7及螺栓被固定在阀体21上,另一端分别和活塞筒14的一端及活塞筒壁相固定成一体。工作原理,当拉动活塞杆握柄向右运动时,活塞15随之向右运动,在压强的作用下,单向阀门1和4相继开放,单向阀门2和3相继关闭,燃料经吸油管20、单向阀门1、阀体21内腔、单向阀门4及带有出油阀门6的出油管5流出,反之,当推动活塞杆握柄向左运动时,活塞也随之向左运动,在压强的作用下,单向阀门2和3相继开放,单向阀门1和4相继关闭,燃料经吸油管20、单向阀门2、阀体内腔、单向阀门3和带有出油阀门6的出油管5流出,如此反复推拉活塞杆握柄,阀体21内腔的单向阀门1、4或2、3相继开放或关闭,油罐(或油桶)中的燃料便源源不断地通过吸筒式加油器注入机动车辆的油箱或车场(加油站)的油罐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桂龙,未经崔桂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61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