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人体疾病诊断仪无效
| 申请号: | 90205833.9 | 申请日: | 1990-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7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孙秀贞;吴庆祥;贾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 |
| 主分类号: | A61H39/02 | 分类号: | A61H39/02;A61B5/04;A61N1/36 |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田志平 |
| 地址: | 350007***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人体 疾病 诊断仪 | ||
1.一种由微型计算机,磁盘机,打印机,显示器,耳穴检测电路板组成的人体疾病诊断仪,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
(1)耳穴信息检测电路板是一种由模数转换集成电路芯片[IC1],运放集成块[IC2],非门元件[U1-U3],或非门元件[U4-U6],电阻[R1-R5],电容[C1-C3],稳压二极管[W]及耳穴探针[A,B]组成的,并可将检测到的耳穴信息转换成计算机所需信号的接口电路板。
(2)微型计算机可采用可带相应操作软件和耳穴信息分析诊断软件的8位微型计算机的主机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诊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穴信息检测电路板采用下述方式联接:模数转换集成电路芯片[IC1]的数据总线[D0-D7]与微机主机电路板的数据总线相连接,该芯片[IC1]的地址线[A0-A1]与微机主机电路板的地址总线中的低三位线相接,电容[C1]与电阻[R1]相并联后再并接在耳穴探针[A]与接地线之间,耳穴探针[A]与芯片[IC1]的输入端[1]相接,耳穴探针[B]接+5伏电源,运放集成块[IC2]的输出端与该芯片[IV2]的Vcc端,Vref端与电窗口[C2]一端与该芯片[IC2]的一输入端五者相联接,芯片[IC2]的接地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与可变电阻[R3]的一定点端与稳压二极[W]正极四者相接,芯片[IC2]的另一输入端与可变电阻[R3]的可变点相接,可变电阻[R3]的另一定点端经电阻[R2]接电源+12伏,稳压二极管[W]的负极端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5]并联在非门元件[U3]的输入与输出两端,电阻[R4]并联在非门元件[U2]的输入与输出两端,电容[C3]并联在非门元件[U2]的输出端与非门元件[U3]的输入端之间,非门元件[U3]的输出端与非门元件[U2]的输入端相接,非门元件[U1]的输入端与非门元件[U2]的输出端相接,非门元件[U1]的输入端与芯片[IC1]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LOCK]相接,或非门[U4]的一输入端与或非门[U6]的二个输入端与[R/W]端四者相接,或非门[U4]的另一输入端与或非门[U5]的一输入端与[DEV4]端三者相接,或非门[U4]的输出端与芯片[IC1]的[START]端与[ALE]端三者相接,或非门[U5]的另一输入端与或非门[U6]的输出端相接,或非门[U5]的输出端与芯片[IC1]的[0E]端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诊断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数转换集成电路芯片[IC1]可采用型号为ADC0809芯片,运放集成块[IC2]可采用型号为LM1458芯片,非门元件[U1-U3]可采用型号为74L304芯片,或非门元件[U4-U6]均可采用型号为74LS02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诊疗仪,其特征在于所用的8位微型计算机主机电路板可采用型号为APPLE(″苹果机″)或者采用CEC-I型的中华学习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未经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58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力屏蔽式灭火机
- 下一篇:与耕耘机配套的小麦播种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