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转向自动闪光灯泡无效
| 申请号: | 90205625.5 | 申请日: | 1990-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03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万田 |
| 主分类号: | H01K7/04 | 分类号: | H01K7/04;H01K1/62 |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西岗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洪福 |
| 地址: | 11601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 自动 闪光 灯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对目前汽车转向闪光系统的创造发明,是用于汽车转向的新式闪光灯泡。
该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转向闪光灯是一种普通的车灯,其工作原理同广泛使用的白炽灯相同。这种普通汽车转向灯,由于灯内结构的限制是不能自行闪光的。在汽车转向时车灯的闪光是在外部通过继电器对电源的通断实行控制。当车灯闪光时继电器的触点不断的断开、吸合。无论采用普通继电器或者电子继电器其原理都是从车灯外部控制电源的通断。由于必须具有控制装置转向车灯才能闪光,因此具有成本高、机构复杂、控制麻烦、使用不便等问题。所以研制一种新型汽车自动闪光灯是十分必要的。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工艺性好、使用方便、适应面广、不需要继电器控制的汽车转向闪光灯泡。本实用新型从基本结构上做了改进,其结构特点是在玻璃泡内部利用双金属片膨胀系数不同的原理,当灯亮时由于温度升高双金属片变形与金属接头断开使灯熄灭;当灯灭时由于温度降低,则双金属片复位接头相碰又接通电源使灯重新发光;这样由于双金属片的反复动作而实现汽车转向时车灯的不断闪光。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巧妙、可实现自身控制的理想的汽车转向自动闪光灯泡。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转向自动闪光灯泡,由灯丝、玻璃泡、灯头、电源线所组成。其特征是灯丝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根电源线和双金属片上,双金属片与金属接头顶端相接触,在金属接头上镀银。金属接头的底端与另一根电源线相连接。通过可变形的双金属片与金属接头的接触、断开实现电源的通断,从而使转向车灯自动闪光。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其它需要自动闪光灯的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转向自动闪光灯泡,属于对目前汽车转向闪光系统的创造发明。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新型结构的汽车转向闪光灯,其原理主要是通过温度的变化使双金属片不断地重复弯曲、恢复的动作,进而导致金属接头与双金属片不停地断开与接触实现汽车灯光的闪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造价低、使用方便等特点。采用本实用新型不需外部控制器件、则节省了继电器等控制装置,所以在汽车转向指示方面采用本实用新型将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是汽车转向自动闪光灯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电源线 2。金属触头 3。双金属片 4。玻璃泡 5。灯丝 6。电源线 7。绝缘固定体 8。灯头 9。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其结构由电源线(1、6)、灯头(8)、绝缘固定体(7)、灯丝(5)、玻璃泡(4)、双金属片(3)、金属触头(2)所组成。灯丝(5)的一端同电源线(6)相连接、另一端同双金属片(3)的一侧面相连接,双金属片(3)的另一侧面同金属触头(2)相接触,通过镀银处理的金属触头(2)的底端同电源线(1)相连接。电源线(1、6)、双金属片(3)通过绝缘固定体(7)固定在灯头(8)内。其工作原理是当合上开关(9)接通电源后点亮灯丝(5)此时双金属片(3)在灯丝(5)的加热下,由于两金属片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发生弯曲变形,使金属触头(2)与双金属片(3)分离而切断电源。由于断电后灯丝(5)熄灭温度下降使双金属片(3)恢复原形,再次与金属触头(2)相接触导通电源。本实用新型的闪光间断时间次数可达到每分钟80~120次。完全适合汽车转向闪光指示的要求。是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自动闪光灯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万田,未经王万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5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