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列形中耕机无效
| 申请号: | 90205466.X | 申请日: | 199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27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芬;腾友联;崔恩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海淀区农业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B39/02 | 分类号: | A01B39/02 |
| 代理公司: | 祥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斌 |
| 地址: | 10009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列形 中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耕机,属于农用机械。
目前被普遍采用的单列形中耕机由于只有一组边锄和中锄,并以一个支撑轮作后支点使得该机的工作效率低,行进中平稳性差,且边锄和中锄的位置不能有效地移动,从而影向了对垄沟宽度和土质变化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运用双列式原理和增加调节装置的手段,设计一种新型中耕机,以解决上述中耕机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以机架、连接装置、边锄、中锄、支撑轮为主要部件组成,其边锄和中锄为并列的两组,边锄可通过机架上的长形通孔横向调节其位置,中锄可通过机架上的又一长形通孔前后调节其位置,还可通过另一弧形通孔调节插入土中的角度。从而以简单的结构,低廉的成本构成一种工作效率高,适应性强的双列形中耕机。
该机在工作时,可同时完成两个垄沟锄草和松土的任务,且工作面宽,支点分布合理,增强运行时的平稳性。并可通过对边锄和中锄位置的调节,适应不同土质和宽度的垄沟。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在该实施例中,机架(1)为冂型,边锄(3)通过锄架(2)连接于机架(1)上,并可通过长形通孔(5)横向调节其位置,中锄(8)可通过长形通孔(6),前后调节其位置,还可通过弧形通孔(7)调节其入土角度,支撑轮(9)位于机架(1)的后部,也可作高低方向的调整,机架(1)通过连接装置(4)与动力机械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目前采用的中耕机相比,具有工作效率高,适应能力强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海淀区农业机械研究所,未经北京市海淀区农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54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防盗锁
- 下一篇:带高度调节装置的金属支承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