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节能荧光灯电子镇流器无效
| 申请号: | 90204966.6 | 申请日: | 1990-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9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09 |
| 发明(设计)人: | 杜惠声;袁英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英祥;杜惠声 |
| 主分类号: | H05B41/29 | 分类号: | H05B41/29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石泽智 |
| 地址: |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荧光灯 电子镇流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镇流器,特别是一种高效节能荧光灯电子镇流器。
现有技术中,一般的电子镇流器具有功耗小、功率因素高、没有频闪现象、不用设启辉器等优点,且适应电源电压的波动范围大。但其存在造价较高、灯管两端易发黑等缺点,且在点燃时如拔去灯管,会烧毁镇流器。另一般镇流器多采用导线直接作连线引出,使用时接线不便,也不安全、影响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减少荧光管两端发黑现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高效节能荧光灯电子镇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电路、半桥输出电路、启动电路、外壳、底座、接线支架,其特征在于:电容器C5与荧光管S的灯丝并联后,S两端的灯丝各与二极管D7、D8并联,D7的正极通过非饱和漏磁扼流圈L接电容C1的负极、C2的正极,D8的正极通过变压器B的L1绕组接三极管BG1的射极、BG2的集电极。接线支架与底座压注成一体,接线支架上有四个接线端子,外壳和底座通过自攻螺钉连结。非饱和漏磁扼流圈L是采用外径为φ8~φ20(mm),长度为10~40(mm)的天线磁棒为导磁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电源电路1、半桥输出电路2、启动电路3、外壳4、底座5、接线支架6等组成。
电源电路1由D1~D4等组成;半桥输出电路2中电容C5和荧光管并联后,与电感L、变压器B的L1绕组串联,然后跨接在由电容C1、C2和BG1、BG2组成的桥路输出端a、b之间;启动电路中电阻R1与C3串联后并接于电源正、负极之间,R1和C3的公共点通过双向触发二极管D6接BG2的基极。
二极管D1~D4将交流市电变为直流,滤波后经D6触发,使BG1、BG2交替开关获得高频振荡,频率为20~35KHZ。此时,振荡输出对C5充电,并为S的灯丝提供交流预热电流,当C5充电电流流过灯丝产生的压降大于0.7V时,二极管D7、D8导通,经其整流后的直流电流也流过灯丝。由于灯丝绕成线圈状(相当于感性负载),故D7、D8整流后的直流电流比C5原来流过的交流预热电流大,所产生的热量也较大,从而使灯丝产生双热点,提高了启辉时灯丝的温度,减少了冷灯丝启动时的阴极溅射,即减少了灯管两端的发黑现象,延长了荧光灯的使用寿命。当C5继续充电到400V左右时,荧光管击穿导通(点燃),开始工作。另C5与L谐振,改变C5或L的值可选择20~35KHZ的振荡频率。电感L又是输出功率调节器,它采用分割的天线磁棒为导磁体。
外壳4、底座5采用工程塑料压注成型,具有阻燃性能,另接线支架6连同底座5一齐压注出来;8为连结外壳与底座的自攻螺钉,9为线路板。接线端子由螺母、瓦型垫圈、螺钉、垫圈等组成。接线时,将线头伸入接线端子中,通过螺钉、瓦形垫圈、螺母、垫圈将其收紧在线路板上,这样,线头就和线路板上对应的输出点相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具有较强的抗空载能力,可在点燃时拔下荧光管也不会烧坏,且能减少荧光管两端的发黑现象,延长荧光管寿命。
2.结构合理,便于接线安装,且安全美观,高效节能,成本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英祥;杜惠声,未经袁英祥;杜惠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49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冻水龙头
- 下一篇:教学电磁波收发演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