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制动抱死刹车器无效
| 申请号: | 90204825.2 | 申请日: | 199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7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鹏飞 |
| 主分类号: | B60T13/66 | 分类号: | B60T13/66;B60T15/0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建军 |
| 地址: | 13006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抱死 刹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动控制装置。
目前车辆制动都是由制动总泵通过制动阀一次性将饱和压力传给各分泵使各车轮制动抱死。其结果使得制动距离延长,增加了不安全性,尤其是冰雪路面时,极易使轮胎打滑失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制动抱死的刹车器,以克服上述刹车器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原液压制动总泵与液压制动分泵或气压制动刹车器的制动阀与制动室之间增加电磁振阀总成,达到防制动抱死之目的。
该实用新型的结构使制动频率达5-25次/秒,防止制动抱死,制动距离缩短2/5左右,车辆在冰雪路面上行驶安全平稳。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如下:防制动抱死刹车器可以应用于气压或液压制动装置上。当气压制动时,本刹车器由空压机1、压力表2、贮气筒3、制动阀4、制动室5、制动踏板6、拉杆7、电磁振阀总成8、限位螺钉17构成;当液压制动时,本刹车器由液压制动总泵、液压制动分泵和电磁振阀总成构成。电磁振阀总成一端通过限位螺钉与制动踏板连接,另一端与制动阀或液压制动分泵连接。
电磁振阀总成由电磁振阀外壳9、电磁开关10、拉簧11、动位卡簧12、静位定片13、电磁动铁14、回位弹簧15、电磁线圈16构成。电磁振阀外壳与限位螺钉连接,电磁动铁位于电磁振阀外壳内,其上有一沟槽18,拉簧两端分别与动位卡簧连接,动位卡簧通过轴与电磁振阀外壳连接,其首端置于沟槽内,末端置于静位定片内侧,静位定片首端有一130-140°的倒角,末端固定在车体上。电磁开关有两个常闭接点K1、K2,一个常开接点K3,电磁线圈一端与K1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K2、K3一端与K1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踏下制动踏板时,空压机产生的气压由贮气筒贮存,经制动阀控制进入制动室产生制动(附图1中的箭头所示为气流方向),此时动位卡簧行程小于10mm,未超过游动距离,使常开接点K3没闭合,线圈不导通,制动过程和旧装置动作相同,因此使车辆减速,点刹车如故;当需紧急刹车时,踏下制动踏板至最大行程,这时与拉杆连接的电磁振阀外壳、动位卡簧同步向前,由于静位定片倒角的限制迫使动位卡簧末端并拢,克服拉簧的拉力使首端离开电磁动铁的沟槽张开,释放电磁动铁,同时常开接点K3闭合,电磁线圈导通,使电磁动铁吸合,顶开常闭接点K1,瞬间K2滞后K1断开,补救电磁线圈导通,确保初制动时有足够的饱和压力,当常闭接点K2断开时电磁线圈16开路,电磁动铁失磁开启,回位弹簧回位,第一次工作程序结束;电磁动铁开启后,常闭接点K1复旧,电磁线圈导通;第二次工作程序开始......制动过程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在5-25次/秒频率下进行,牵动制动阀不断地增减压力,防止制动抱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鹏飞,未经孙鹏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4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筒式高压静电除尘器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车辆锁及其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