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万用表笔无效
| 申请号: | 90204808.2 | 申请日: | 1990-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83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12 |
| 发明(设计)人: | 赵仕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仕俊 |
| 主分类号: | G01R15/12 | 分类号: | G01R15/12;G01R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706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万用表 | ||
多功能万用表笔是为电工和电子技术领域广泛使用的万用表配置的一种新型测试表笔。
目前使用的万用表笔实际上就是具有硬触头的两根导线,使用红色和黑色接线来区分正、负极性,各称之为正表笔和负表笔。通常将正表笔与正接线柱相连,负表笔与负接线柱相连,测量时将两表笔接入测试电路中,即可与万用表内部电路构成回路,测取所需的电气参数。但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当进行直流电压、半导体器件PN结正反向电阻等测量时需要频繁地改变表笔连接极性,这常常使表笔连线绞成一团而十分不便。另一方面带电测量时也需要频繁地改变量程,如若一时疏忽选择不当(有时电路实际情况也确难估计),或测试人员对电路中已带电未引起注意,就会发生安全事故。而且,判断电路中是否带电,还要不断观察表的指示,顾此兼彼,效率也不高。
美国小罗伯特.C.杰恩在他编著的《电子设备维修测试指南》一书中,述及在万用表上加装一双刀双掷开关来解决对换表笔的麻烦,但这样做总得要一只手来扳开关,无疑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设计的万用表笔,它能有效的克服现行表笔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黑表笔上加装一微型极性转换开关实现极性自动转换。负表笔触头後串接一保护电阻,以防止电流过大烧坏万用表。在红表笔上安装一验电器,带电测量时作为安全指示,同时可当试电笔使用。
本实用新型为不增加现行表笔体积,只需利用现行表笔笔杆内的空间装保护电阻、微型极性转换开关和验电器,所以易于实现其设计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原理由下面的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给出。
本实用新型包括:正表笔(22),负表笔(16),正表笔内装有氖泡(20)、电阻(19)和传导片(21):负表笔内装有保护电阻(2)和微型极性转换开关(8)、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这样的:接入万用表正负接线端的红、黑两根导线(12),(11),引入负表笔(16)分别与负表笔上的微型极性转换开关的两输入端(9),(10)连接。微型极性转换开关一输出端(4)与保护电阻(2)的一端连接。保护电阻(2)的另一端与负表笔触头(1)连接。在保护电阻(2)的两端并接一个可以滑动的短路片(17),触点(5)和(7)连通。微型极性转换开关的另一输出端(3)引出一红色导线进入正表笔(22)内,与正表笔触头(18)连接,正表笔触头(18)与电阻(19)、氖泡(20)和传导片(21)串连,构成一验电器,正常状态是负表笔上的微型极性转换开关的弹簧片(14)、(15)分别与其触点(7)、(6)接触,短路片(17)断开,正表笔触头与万用表正端通,负表笔触头与万用表负端通。需要极性转换时,只需用握笔的手指按下极性转换开关(8),弹簧片(14)与触点(6)接触,弹簧片(15)与触点(5)接触。此时,正表笔触头(18)与万用表负端通,负表笔触头(1)与万用笔正端通,即实现了表笔极性的自动切换。松开拇指,恢复原态。正常状态时,短路片(17)断开,保护电阻(2)可防止大电流进入万用表,对万用表进行保护。大电流测量时,短路片(17)让保护电阻(2)短路,允许大电流进入万用表。电路带电情况判断时,只需用正表笔触头(18)接触测试点,手指触摸传导片(21),有电时,氖泡发光,否则不发光。带电测量时,只要手指摸住传导片(21),氖泡即发光。电压越高(<500V),亮度越大,从而起到安全指示的作用。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这些功能:自动进行极性转换;对万用表进行保护;电路中带电的有电显示,带电测量的安全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仕俊,未经赵仕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4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