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总悬浮微粒切割器无效
| 申请号: | 90204530.X | 申请日: | 1990-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3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述敏;赵可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崂山电子仪器实验所 |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1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悬浮 微粒 切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总悬浮微粒切割器,特别适用于大气环境污染的例行监测。
迄今为止,国内使用最广泛的空气总悬浮微粒切割器,采样滤膜直接暴露在大气中,没有防风防雨设备。其采样数据与国际卫生组织标准化的大流量采样器相差甚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空气总悬浮微粒切割器,其测试数据与标准化的大流量采样器的数据有一致的对比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切割器的抽气嘴与抽气泵接通,在抽气泵的作用下,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气体以特定的流速进入切割器入口,经过特制的玻璃纤维滤膜,从气流中将空气中的总悬浮粒子滤集在滤膜上而被采集,大颗粒的粒子切割在切割头以外,不被采集。
在实用新型在采气流量100升/分时切割器入口的流速为0.3±5%米/秒,符合标准要求。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一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总悬浮微粒切割器的剖视图。
下面结合图一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切割器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防护罩(1),通过螺栓(4)螺母(3),固定在压盖(2)上,抽气嘴(11)下端接抽气泵(图中未画出),上端与接套(10)通过螺纹联接成一体在联接体(6)的下端与接套(10)通过螺纹联接,上端与压盖(2)相连接,在联接体(6)的内部有一个环状的台阶,其台阶上放有滤膜托网(9),滤膜(8),密封垫圈(7),滤膜夹(5)。这样当压盖(2)与联接体(6)固定在一起时,滤膜夹(5)的位置也被固定下来。这样当采气流量在100升/分、滤膜(8)的有效面积为φ80时,采样流速为0.3±5%米/秒切割器就能将空气中的总悬浮微粒采集在滤膜(8)上。
本实用新型经北京市经环境监测中心和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分别对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和美国国家(EPA)标准的大流量TSP采样器对比实验,其采样效果完全一致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崂山电子仪器实验所,未经青岛崂山电子仪器实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4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线式位移数显装置
- 下一篇:电热点滴、热浮两用保温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