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制冷、保温多用杯无效
| 申请号: | 90203848.6 | 申请日: | 1990-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91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09 |
| 发明(设计)人: | 涂心彦;杨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涂心彦;杨东平 |
| 主分类号: | A47G23/04 | 分类号: | A47G23/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矿业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庆足 |
| 地址: | 22100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保温 多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制冷、保温、加热的多用杯,主要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对外出旅行,野外作业等,更是极为方便的必备之品。
在该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的现有技术中,人们使用的水杯多种多样,如保温杯、电热杯等,但它们均只有一种功能,或是保温,或是加热,而不能同时兼有多种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现用的玻璃真空保温杯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具有电制冷,加热,真空保温的多用杯,达到一杯多功能,以满足人们在该领域内的需要。
电制冷、保温多用杯,根据帕尔帖温差效应原理,采用半导体制冷堆制冷,加热,玻璃真空保温设计制造,以达到该杯具有制冷、加热、保温多功能的目的。如图1所示,采用一对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构成温差电偶,但一对温差电偶的制冷量有一定限制,不能满足制冷杯制冷的需要,在实际设计制造中,将多个温差电偶通过冷端和热端肋片串联在一起,形成多级制冷电堆,所有制冷端的肋片,放在冷藏库中吸收热量,所有热端的肋片与外界空气接触,放出热量,如图2所示,该多级制冷电堆的致冷量为:
Q=(α1-α2)T0I-K(T-T0)- 1/2 I2R
式中:Q┄制冷量。
α1,α2┄两块组成温差电偶材料的温度电动热系数(U/K)。
K┄温差电偶材料的总热导(W/K)。
I┄流过制冷电堆的电流强度(A)。
T、T0┄热端和冷端的绝对温度(K)。
R┄半导体材料的总电阻(Ω)。
该制冷系统所消耗的功耗包括两部分,即温差电偶产生的焦耳热和克服温差电动势所消耗的功率,总能耗为:
W=I2R+(α1+α2)(T-T0)I
式中符号同上。
两式中的单位都是瓦,由此可得到该多级制冷电堆的制冷效果为:
ε=Q/W
该多用杯的保温采用真空玻璃胆保温方式,加热也是根据帕尔贴原理,改变制冷电堆的电流方向,即改变电源电极,那么制冷电堆的原来冷端变成热端,热端变成冷端,从而实现该杯加热的功能。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特征,请参见图1-图5。
图1是帕尔贴原理示意图。
图2是二对电偶臂串联的制冷电堆。
图3是杯胆与制冷电堆的位置关系正视图。
图4是杯胆与制冷电堆的位置关系俯视图。
图5是杯壳的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该电制冷、保温多用杯包括杯胆1,底部制冷电堆2,两侧制冷电堆3、4和杯壳5。底部制冷电堆2为方阵形式排列,布置在杯胆1的底部,更具体地说是放置在杯胆1的真空玻璃保温层内,使底部制冷电堆2的冷端肋片嵌在杯胆1的内层玻璃之中,其热端穿过杯胆1的外层玻璃,使热端肋片暴露于杯胆1的真空玻璃保温层外,增加制冷电堆的散热速度。为了使杯中的饮料上下温度变化一致,在杯胆1的两侧壁中部偏上位置分别安装制冷电堆3、4,具体位置可以设置在玻璃真空杯胆电镀时的支撑点或连接点处,两侧制冷电堆3、4的冷端助片和热端助片与杯胆1的位置关系与底部制冷电堆2相同,也就是底部制冷电堆2和两侧制冷电堆3、4的高度“h”要略大于杯胆1的真空玻璃保温层的线距离“d”。
由图3、图4所示,底部制冷电堆2和两侧制冷电堆3、4均选用单级制冷电堆,底部制冷电堆2包括四对温差电偶,这四对温差电偶通过冷端和热端助片串联连接,形成方阵形式排列,两侧制冷电堆3、4各包括两对温差电偶,二对温差电偶通过冷端和热端助片串联连接,并列排列,底部制冷电堆2和两侧制冷电堆3、4通过导线串联连接,然后接入电源。在制冷电堆的冷端布置助片,一是做为温差电偶的串联连接线路,另一是扩大底部制冷电堆2和两侧制冷电堆3、4与杯胆1的接触面,在制冷电堆的热端也布置肋片和阳极化铝片,冷端肋片随着杯胆1的外表面形状不同而改变,为平面或曲面。
由图5、所示,该制冷、保温多用杯可使用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在杯壳5的底部设置电池箱5-1,手把处设置换挡开关5-2和芯式插座5-3,通过换挡开关5-2转换电源电极、开启和闭合电路,使该多用杯处于制冷或加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涂心彦;杨东平,未经涂心彦;杨东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38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轮驱动便携式自行车
- 下一篇:儿童娱乐健身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