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蝇器无效
| 申请号: | 90203464.2 | 申请日: | 199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4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华栋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 代理公司: | 海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尤怀 |
| 地址: |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蝇器 | ||
本实用新型捕蝇器,是一种采用无毒食物引诱,机械捕蝇的装置,属卫生用具。
在现有常见的药杀剂″灭蝇药″,喷雾式″黑旋风″,薄膜式″粘绳纸″等。这些均都是采用有毒药物来引诱灭蝇,在使用前必须将所有的食物,食具收盖好,才能喷射,较为麻烦。薄膜式″粘绳纸″使用时是铺在桌子上、让苍蝇飞上去被粘住,这样既不雅观,又不文明。这都是由于产品的种种弊病原故,所以人们往往会停止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无毒食物引诱的机械捕蝇器。
本实用型捕蝇器,是由顶端小罩、捕蝇容器盖、捕蝇容器、引蝇盒、捕蝇转盘、底座和运行器等组合而成。其特点是采用无毒食物引诱,机械捕蝇的装置。外观模型由白式塑料和有机材料或模具冲压制成,造型可大可小、花样多种。并在捕蝇容器正面开一道阐门,阐门两边开两条闸槽,连接闸门和托把上下滑动用,使捕蝇容器和引蝇盒相通。引蝇盒内装有转盘,转盘一半面积装在引蝇盒里边,一半面积在外面,诱引苍蝇飞上去馋吃食物,以便转入引蝇盒内被捕。而无毒食物是由牛血89%,糖粉10%,阿魏(中药)1%组成,文火烤干、粉未、人们感觉无臭无毒。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无毒食物引诱,机械捕蝇代替了过去用有毒药物喷射或有毒药物引诱灭蝇的办法,所以比原办法使用方便,在人们的感觉中无臭无毒,既卫生、又文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型作进一步的实施说明。
图1为捕蝇器正视图。
图2为捕蝇器底座俯视图。
捕蝇容器部份,如图1所示:是由顶端小罩(1)、捕蝇容器盖(2)、捕蝇容器(3)、托把(4)、阐门(5)等组成。
顶端小罩(1)、由白色塑料粘或模具冲压制成,尺寸根据造型而定,为盖捕蝇容器盖(2)用。
捕蝇容器盖(2),由白色塑料粘或冲压制成。顶端右后角开一个注水口,由铁丝网封口,起注水清洗捕蝇容器(3)用,注水口尺寸根据顶端小罩(1)大小而定,被顶端小罩(1)罩着。捕蝇容器盖(2)下端开口与捕蝇容器(3)外径配合一体,起美观造型作用。
捕蝇容器(3),由透明有机材料粘或模具冲压制成。捕蝇容器(3)上端两侧0.8cm处各粘一支卡条、起着连接和支承捕蝇容盖(2)的作用。下端开一道阐门(5),大小正好与引蝇盒(7)相配合。阐门(5)两边开两条阐槽(6),起着连接阐门(5)和托把(4)上下滑动用。捕蝇时托把(4)往上拉,使捕蝇容器(3)和引蝇盒(7)相通,以便捕蝇。停用或清洗时,托把(4)往下推、阐门(5)关上,便以清洗,灭蝇。捕蝇容器(3)下端两侧、用塑料各粘一道槽,配合于底座材料厚度为宜,使捕蝇容器(3)能从底座(14)后缺口插入安装于底座(14)上。
引蝇部份,如图1所示:是由引蝇盒(7)、转轴(8)、海棉(9)、转盘(10)等组成。
引蝇盒(7),是由白色塑料粘或模具冲压制成,尺寸根据捕蝇容器(3)而定。引蝇盒(7)后面没有盖和阐门(5)通合一体,前面左边为转盘(10)进口,宽0.9cm,右边为转盘(10)出口,宽0.6cm。引蝇盒(7)下端左右两侧用塑料粘两条小槽(11),配合于撑片(12)。
诱蝇转盘(10)的直径,以引蝇盒(7)内径而定,由薄铁皮制成圆形,上面铺一层厚度为0.1cm的海棉(9),海棉(9)上散无毒食物,安装于转轴(8)上。转盘(10)一半面积装在引蝇盒(7)里面,一半面积在外面,诱引苍蝇飞上去馋吃味,以便转入引蝇盒(7)里被捕。
底座部份,如图2所示:是由撑片(12),运转器盒(13)、底座(14)和运行器等组成。
捕蝇器底座(14)采用白色塑料粘或用模具冲压制成,尺寸根据造型大小而定。底座(14)上面粘一对高度为2.4cm的撑片(12),起着支承引蝇盒(7)的作用。底座(14)上面还开一缺口、长7.5cm、宽6.4cm,为安装运转器盒(13)用。动转器盒(13)内采用现有的闹钟零件组装,起运转动力作用。运转器盒(13)左右两侧中间粘两支卡条,使之能安装于底座(14)上。捕蝇器底座(14)左后面角开一缺口、长、宽度配合于捕蝇容器(3)两侧外径,为捕蝇容器(3)固定位置用。
安装时,先把现有的闹钟运行器装在运转器盒(13)里,然后安装在底座(14)上,接着把转盘(10)安装在转轴(8)上,再把引蝇盒(7)插入已安装在底座(14)上的支撑片(12)上,才把捕蝇容器(3)从底座(14)的后面缺口插入,固定在底座(14)上,最后把捕蝇容盖(2)、顶端小罩(1)装盖上,变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华栋,未经陈华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3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