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竹胶板运输集装箱门锁无效
申请号: | 90203360.3 | 申请日: | 199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41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30 |
发明(设计)人: | 蒋道友;申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道友;申钟 |
主分类号: | E05B65/52 | 分类号: | E05B65/52 |
代理公司: | 宜宾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甲林 |
地址: | 6442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胶板 运输 集装箱 门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竹胶板集装箱门锁,主要由门锁外壳、拉手、锁杆、带锁眼的定位块等组成,用在竹胶合板制成运输集装箱门上,属于工程箱包门锁类。
目前,工程箱包类门锁和土木建筑工程类门锁相比,结构、加工工艺要求不同,就工程箱包门锁类也因使用条件,周围环境各异、结构、造型当有一定差异,国际通用钢板集装箱门锁、冷藏车冷藏箱门锁结构复杂,加工工艺要求高造价贵,保险箱上用保险锁,不但结构复杂,加工工艺要求高,还有一定的保安,防火装置、材料、造价均受到限制。在铁路、公路、空运和海运的竹胶板集箱上装设门锁,使用上述现有门锁不管使用条件、周围环境和成本上都存在一定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在铁路、公路、空运和海运的集装箱上,特别是竹压板钢框架等材料制成的集装箱上设置门锁,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工艺要求不高、材质无特殊要求,成本低,造价只有以上两种门锁的1/2-1/5,安全可靠,可以经受长途运输的考验。
下面通过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和使用状况。
附图中、1金属门锁拉手,2金属园柱销,3金属门锁外壳,4金属旋轴,5金属轴销,6金属联片,7金属锁杆,8金属定位块,9金属限位套,10拉手和定位块上的锁眼。金属门锁拉手1一端与露在金属门锁外壳3的金属旋轴4紧固,加工有金属锁眼10的另一端可以金属旋轴4为园心转动,金属门锁外壳3封罩的内部金属旋轴4的另一端扁型面上与金属旋轴4轴心成一直线的两个对称点与两块金属联片6两端活动销接,两块金属联片6的另一端又活动销接在两根金属锁杆7的端头。两根金属锁杆7露出金属门锁外壳3封罩以外,金属锁杆7沿金属联片6的直线方向一直延伸超过门扇的两个边缘至伸进最后一个紧固在门樘上的金属限位套9为止,金属旋轴转动,可带动锁杆动作,其中金属锁杆7也可以是由柔性材料和金属园锁杆联为一体的二根索杆,柔性材料的两端分别联接金属联片6和金属园锁杆,金属园杆与柔性材料联接的头部由一个固定在门上的弹簧套支持,金属锁杆的长度至少能穿过一个固定在门上的金属限位套管9和一个固定在门樘上的最后一个金属限位套管。金属锁杆的中间还要穿过紧固门上数个金属限位套管9。金属定位块8固定门上的适当位置,也可以金属限位套管9加设锁眼10代替金属定位块8,但固定在门上的位置必须能与金属门锁拉手1一端加工出的锁眼10重合。
使用时,金属门锁可设置在门的里边或外边,门锁设置在门里边时,金属旋轴4应能穿出门的外边,外面只露出金属拉手1和金属固定块8,形成“暗锁”。门开启时,首先打开锁眼10上的挂锁或通过锁眼10上穿销上的铅封,将挂锁或穿销从锁眼10退出,手握金属门锁拉手,用力转动,使金属门锁外壳内的金属旋轴4上的两端活动销点靠近到同一直线上,迫使金属联片6向金属旋轴4靠近,金属联片6带动两根金属锁杆7向金属轴4靠近,金属锁杆7的末端脱离最后一只紧固在门樘上的金属限位套9,使门与门樘分离,开门启。反之则可锁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造价低,加工工艺要求不高,使用简单、方便、耐冲击性能好,不会脱落,只要将挂锁或穿销伸入锁眼铅封,集装箱经长途运输不会受损变形。本实用新型不仅用于各种运输集装箱,也可以在需要装置高大单双门的其它箱包上和土木工程的永久性建筑设置高大门窗上使用。
实施 例:
设置在铁路货运10吨竹胶板钢框架集装箱上的门锁,门锁拉手以高强铸铁翻砂成长180MM,一端加工有○10MM的锁眼,另一端以销键与○12MM的金属旋轴紧固,金属旋轴的另一端封在2MM厚的钢板制成的外壳内,旋轴末端切削成○40MM的扁园形,在园两端30MM处开○8MM园孔作销孔,再将两根宽14MM,厚6MM,长35MM的扁铁两端开○8MM孔,以园柱销栓固,另一端与○14MM园钢制成的锁杆一端销接,每根锁杆长950MM,门与门樘上分别焊固有6只钢管制成的金属限位套,其中一只紧固有带锁眼的金属定位块,组成的10吨竹胶板集装箱门锁,成本只有同类集装箱门锁的1/3-1/5,牢固美观,使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道友;申钟,未经蒋道友;申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33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