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车式照相机架无效
| 申请号: | 90203194.5 | 申请日: | 199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2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9-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荣阶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荣阶 |
| 主分类号: | G03B17/56 | 分类号: | G03B17/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1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推车 照相 机架 | ||
一种适应各种类型的照相馆及其它定点摄影场所使用的照相机架。
常见的照相机三角架多属便携式,供外出摄影使用。该架用在照相馆或定点摄影上就不相适应了,因为它体重较轻,占空间较大,很容易被人无意中触倒。摔坏照相机的事故常有发生,调整摄距时须整架拿起来,前后移动进行,很不方便。在取景时,照相机需左、右、俯、仰移动随时改变拍摄角度。该架操动或固定照相机,除操作手柄外还须旋松和紧固锁紧螺钉进行控制左右转动,再旋紧手柄进行固定照相机的俯仰角度,手续繁琐,不利于抓拍。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照相机三角架在定点摄影使用中存在的易触倒,调整摄距不便,取景时操作手续繁琐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一次手续可操动照相机左右俯仰且可连动取景,一次手续方可固定照相机,采用可以升降的单立金属管安装在带有万向轮的三角形铸铁底脚上。以推拉机架方式调整摄距,易移动而不易歪倒的照相机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其使用情况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推车式照相机架整体示意图。
图中(1)是转向座总成,(2)是升降器总成,(3)是底脚,由三个主要结构分别与上、下支撑管配合构成整体。
图2、图3是转向座总成装配示意图。
图中两个带有球窝的球头支承盖(10)夹在球头支承(4)上,球头支承盖(10)一周平台之间呈现出与球头支承(4)圆柱段直径尺寸相同的缝隙,在该缝隙的半周端面间嵌入比球头支承(4)圆柱段直径尺寸稍大的座胎(11),使球头支承(4)的球体及圆柱体与球头支承盖(10)的球窝及平台之间有易活动的间隙,用螺钉(13)将球头支承盖(10)与座胎(11)紧固成一体。球头支承盖(10)与座胎(11)配合后能在固定状态的球头支承(4)上左右转360°。两个球头支承盖(10)之间嵌入座胎(11)余下的半周缝隙即操动照相机俯仰的范围。先将联接照相机的螺钉(6)穿入座板(5)中央通孔内,再将座板(5)两臂卡在座胎(11)上,用螺钉(7)联接。座板(5)水平状态时旋紧捏手螺母(8)供拍摄横幅,座板(5)可在与座胎(11)联接处沿螺栓(7)的转向分别向两侧各转90°供拍摄竖幅。也可在90°范围内任选角度使用。手柄(9)螺入座胎(11)螺孔内,握手柄(9)可操动照相机左、右、俯、仰连动取景。手柄(9)螺纹端通过座胎(11)转至任何角度手柄(9)的纵向中心线都是直对球头支承(4)球体中心的,紧固手柄(9)即顶固在球头支承(4)球体中心。一次手续即可固定照相机。由于球头支承(4)有球头支承盖(10)平台的配合,在操动照相机俯仰的同时随时可改变成左右转动。(反之相同)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保持照相机良好的水平状态。照相机的安装:置照相机于座板(5)上的橡皮垫(12)上,镜头轴向要与手柄(9)的纵向中心线相平行,将螺钉(6)螺入照相机的三角架承窝并紧固。
图4图5是升降器总成装配剖面图。
图5是图4中用B字标注的剖面图。图中(16)是示意上支撑管壁上的齿与齿轮的齿合情况,升降器与下支撑管顶部用螺纹结构配合,上支撑管通过升降器进入下支撑管内,当需要调整照相机高度时,捏摇柄(20),旋松顶丝兼定位销(15), 带动用销钉(18)固定在轴(19)上的齿轮(17),上支撑管壁上的导槽(14)沿顶丝兼定位销(15)即可定向升降,紧固顶丝兼定位销(15)即可固定照相机的所需高度。
图6图7是支撑管与底脚装配局部剖面图。
图7是图6中用K字标注的底脚底面示意图。将图2中球头支承(4)下端圆柱插入上支撑管(21)顶端铆接。下支撑管(22)下端安装在装有万向轮(24)的三脚型铸铁底脚(23)中心孔内,用顶丝(25)顶固。当调整摄距时,目视照相机取景器同时推拉机架进行。该架易移动而不易歪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荣阶,未经赵荣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31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