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用螺丝刀无效
| 申请号: | 90202918.5 | 申请日: | 1990-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6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成德 |
| 主分类号: | B25B15/02 | 分类号: | B25B15/02;B25B23/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4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螺丝刀 | ||
本实用新型螺丝刀是一种手用工具,尤其是一种组合式两用螺丝刀。
在日常生活中,一字型和十字型螺丝钉是常用的螺丝钉,在同一部机器或同一个部件同时使用这两种螺丝钉是常见的,在拆装时须分别使用两种螺丝刀(即一字型和十字型螺丝刀),目前市场出售的普遍是这种单用的螺丝刀,这给修理工作带来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一种电工组合工具,使用一个螺丝刀手柄就可与多个螺丝刀杆件搭配使用,虽然性能好,使用也方便,但对非电工者和家庭个人使用来说,所搭配件数过多,价格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组合式两用螺丝刀,使得一把螺丝刀既能装拧一字型螺丝钉又能装拧十字型螺丝钉,从而有效和方便地起到两种螺丝刀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整把螺丝刀包括手柄、安装在手柄颈部的紧固箍和用于装拧螺丝钉的杆体组成,手柄和杆体之间呈活动组合式装配,杆体的一端被加工成一字型刀头,另一端被加工成十字型刀头,在靠近杆体中段的某适当部位上分布有一对能防止杆体转动的突键,在手柄颈部的孔口端开有一对与杆体相配合的键槽,装配时,突键应正好落入键槽内,要求突键离杆体两刀头端的距离≤手柄安装孔的长度。为了使装配后的杆体在手柄内牢固不动,在紧固箍的底部周边制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起锁紧作用的钩舌,另在手柄颈部上开有两个与紧固箍上钩舌相配合的斜槽,安装时,紧固箍上的两个钩舌呈活动形式分别卡在这两个斜槽内,并可在斜槽的长度范围内转动。
为了使杆体顺利插入手柄颈部的安装孔内,在紧固箍顶部表面的通孔周边上开有能让杆体突键顺利通过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两用螺丝刀的组装和使用原理如下:当准备用本两用螺丝刀拧紧(或松开)一字型螺丝钉时,可将杆体上带有一字型刀头的一端露在外面,而将带十字型刀头的一端插入手柄的安装孔内,插入时杆体上的突键也通过紧固箍上通孔缺口并嵌入手柄的键槽内,再转动紧固箍,紧固箍底部的钩舌也沿着手柄斜槽内转动,与此同时,紧固箍表面的通孔周边部分盖住并向下压紧(锁紧)杆体突键,使杆体和手柄紧密牢固地组成一体,即可使用了。工作中,手柄的扭力通过键槽、突键传给杆体,再传至螺丝钉头部,达到拆装的目的。当准备用本两用螺丝刀拧紧(或松开)十字型螺丝钉时,可回转紧固箍,拔出杆体,并让杆体上带十字型刀头的一端露在外面,把带一字型的刀头的一端插入手柄的安装孔内,剩下的其他操作步骤如前面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两用螺丝刀,因其杆体的两端分别有一字型刀头和十字型刀头,实现了只用一把螺丝刀就能拆装一字型和十字型的螺丝钉,并且具有装卸简单、制造容易、价格低廉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两用螺丝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两用螺丝刀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手柄颈部的斜槽和键槽的示意图;
图4是紧固箍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如图所示,本两用螺丝刀是由杆体(1)、紧固箍(2)和手柄(3)组成的,其中杆体(1)的两端分别制成一字型螺丝刀头及十字型螺丝刀头,在靠近杆体(1)中段部位有一对突键(4)(见图2),在手柄(3)颈部安装孔(6)的孔口处开有一对键槽(5),杆体(1)插入手柄安装孔(6)后,其突键(4)正好落入键槽(5)内,在手柄(3)颈部还开有一对安装钩舌(8)的斜槽(7),斜槽(7)的倾斜角度为2°~5°(本图取3°,见图3)。在紧固箍(2)顶部表面的通孔周边上开有缺口(9),其目的是让杆体(1)上的突键(4)在安装时能顺利通过进入键槽(5)。
在紧固箍(2)底部周边制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钩舌(8),安装时,紧固箍上的这两个钩舌(8)分别卡在斜槽(7)内。
当设计较大型号或杆体(1)长度较长的两用螺丝刀时,因这些螺丝刀杆体(1)的长度较长,而手柄的长度有限,其安装孔(6)的长度亦有限,为了解决安装问题,可在杆体(1)上设计制成两对突键(4),每对突键(4)到各自尾端刀头的距离应≤手柄(3)上安装孔(6)的长度,以便安装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成德,未经吴成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29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