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锁钮扣无效
| 申请号: | 90202774.3 | 申请日: | 1990-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1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30 |
| 发明(设计)人: | 谢书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书田 |
| 主分类号: | A44B1/34 | 分类号: | A44B1/3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专利代理服务部 | 代理人: | 徐慰明 |
| 地址: | 30019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钮扣 | ||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服饰的一种钮扣用品。
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钮扣,一类为金属四件扣,它需用多种辅助工具,逐一对扣件进行翻铆安装,紧固在衣物上,较为麻烦;另一类为带眼孔的普通钮扣、暗扣等,这类钮扣使用最为广泛,它们都是利用针使线穿过孔眼将钮扣缝订锁紧在服装上,同样较为费时费事,使用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需任何工具或针线之类进行装订的自锁钮扣产品。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它至少由扣针、扣体组成,扣针是其上有供卡锁的凹或凸结构的针状构件,扣体是其上与扣针对应有盲孔的塑料构件,以塑料扣体的盲孔卡锁住扣针而将钮扣紧固于衣物上。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
图1、自锁钮扣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顶视图
图3、使用前扣体剖视图
图中:(1)扣针;(2)环状凹槽;(3)扣柄;(4)扣体;(5)锥端浅盲孔;(6)反锥端深盲孔,H≥h;(7)限位凸块。
扣针(1)是端部处有供卡锁的凹或凸结构的针状构件,针部用以穿刺衣物需要订钮扣的部位,利用自身的尖端穿透衣物,而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其上的凹或凸结构用以与扣体形成卡锁连接关系。根据使用需要可采用单根扣针,也可采用双针端结构。所示例中采用环状凹槽(2)的双针端U形结构,一是易于制造,二是卡锁更为稳固。为增加扣针在衣物上紧固时的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力及便于操作,在扣针的后部可加装扣柄(3),通过扣针将衣物固牢在扣柄与扣体之间。还可在扣针中部增装限位凸块(7)结构,防止针端露出造成伤害,更为安全。当用作呢绒、毛料之类厚料衣物钮扣时、扣针以金属制造为好。
扣体(4)是其上与扣针对应有盲孔的塑料构件,也就是说,当采用单根扣针时,扣体上只需有与单根扣针对应的盲孔,当采用双针端时,则扣体上至少有一对与之对应的盲孔,且孔距与针距对应一致,盲孔可仅出现在扣体的一侧,也可对应出现在扣体的两侧。附图所示例中,扣体(4)是其上与扣针对应、上下两侧对应有锥端盲孔(5、6)、顶端处相对最薄、且盲孔(6)的孔深H≥扣针高h的塑料构件。即下侧面为与扣针对应的锥端浅盲孔(5),上侧面为与锥端浅盲孔(5)对中的反锥端深盲孔(6),两孔底之间顶端处相对其它部位最薄,以利于扣针尖端穿刺、通过,一旦扣针从盲孔(5)向盲孔(6)方向刺透、穿入,反锥端盲孔的孔底,如同逆向刺一般卡入扣针的环状凹槽中,紧紧锁住扣针,不得脱出,而将衣物固牢在扣柄与扣体之间,即将钮扣固定在衣物之上。也可采用平端盲孔或一侧锥端盲孔结构,同样具有自锁作用。深盲孔的作用在于防止扣针尖端露出,保证使用安全。
自锁钮扣视使用需要,既可以扣体作为钮扣的装饰性表面,也可用扣柄作为钮扣的装饰性表面,对装饰性表面可设计各种图案形状、符号标志,提高装饰效果。
使用时,捏住扣柄以扣针从衣物的正面或反面刺入穿透衣物需订扣的部位,露出针端,将扣针露出端对准插入扣体盲孔(5)中,略使劲刺透盲孔,即自行锁住扣针,实现固定。
自锁钮扣较适合制成一次性使用钮扣,或仅破坏扣体塑料制品,而保留带装饰性表面的扣柄,扣针部分;可配扣体继续使用。
自锁钮扣结构简单,在衣物上卡锁牢靠、稳固;不需借助任何工具及针线之类进行装订,使用十分方便,省时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书田,未经谢书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27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体呼出气氢含量测定仪
- 下一篇:削铅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