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拖把桶无效
| 申请号: | 90202132.X | 申请日: | 1990-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23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9-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长荣 |
| 主分类号: | A47L13/59 | 分类号: | A47L13/59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石泽智 |
| 地址: |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拖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桶,特别是一种新型拖把桶。
现有的拖把桶是在普通水桶上加上漏水装置,排除拖把水份是靠人手用力在漏水装置上转、拧、压、挤来完成,比较费力,速度也较慢,且拖把容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运用了杠杆原理,并采用脚踏形式使两个转筒夹干拖把水份的新型拖把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包括桶体、提手,其特征在于:还有固定转筒、活动转筒、铁架、活动杆、脚踏架、弹簧、连接件,固定转筒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桶体上,桶体的另一边置有活动转筒,活动转筒装在铁架上,铁架另一端与脚踏架连接,脚踏架与铁架之间接有活动杆,脚踏架与连接件之间装有弹簧。脚踏架与活动杆之间采用活动连接,与铁架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活动杆与铁架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由桶体1、提手2、固定转筒3、活动转筒4、铁架5、活动杆6、脚踏架7、弹簧8、连接件9组成。
在桶体1的一边对称固定有连接件9,其中开有圆孔,固定转筒3套在园孔上;铁架5呈L型,其弯曲端装有活动转筒4,并置于桶体1的另一边;铁架5还与脚踏架7、活动杆6固接,而活动杆与脚踏架之间采用活动连接。这样,便形成一个三角形。运用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即可实现干水功能。另脚踏架与连接件之间还接有弹簧8。
使用时,首先将拖把置于固定转筒3与活动转筒4之间的桶内清洗,清洗完后踩动脚踏架7,根据杠杆原理,脚踏架7带动铁架5运动,从而使活动转筒4往固定转筒3靠紧。在这过程中用手提拉拖把,固定转筒和活动转筒自然转动,拖把水份便压干排除。这时松开脚踏架7,弹簧8复原,拉动活动转筒离开固定转筒,恢复平时状态。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省时,排除水份效果好。
2.由于避免了拧转拖把,故还可延长拖把寿命,更适合大众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长荣,未经张长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21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