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羽毛球无效
申请号: | 90202122.2 | 申请日: | 199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64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国华 |
主分类号: | A63B67/18 | 分类号: | A63B67/18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穆魁良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羽毛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娱乐用品,特别是一种手击式羽毛球。
目前的羽毛球只有靠球拍才能击打游戏,由于羽毛球拍价格较贵而又不便携带,因此使人们喜欢的这一运动受到一定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既可用球拍击打又可用手直接击打的手击式羽毛球。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把一个发泡球体和一个与锥形座连接的碟形垫对扣起来,然后用皮革将其包裹缝合起来,在锥形座上部活动插配有带有羽毛的圆柱体插头,当其发泡球体底部受击打后羽毛体部分即可在空中飞行时作自由旋转飞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组配关系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见图1,即在发泡球体1的上平面9上扣合一个碟形垫4,碟形垫4与其上部扣盖的锥形座5下部凸起的圆柱体13插配,并通过固定垫3将锥形座5与碟形垫4两者连接固定,发泡球体1和碟形垫4两者外表面通过皮革2紧紧包裹住并缝合在一起,在锥形座5上部圆形凹坑15中活动插配有插有可更换羽毛8的圆柱体插头7,圆柱体插头7可在圆形凹坑 15中自由转动。
发泡球体1外形为椭圆或圆球体的一部分,见图2,其上部大直径顶部为平面9,平面9与发泡碟形垫4的底平面直径相同并对扣吻合在一起,碟形垫4的中心圆孔11与其上部扣盖的锥形座5下部中心下凸的圆柱体13插配,并通过碟形垫4下部的固定垫3中心的圆形卡孔10卡装入圆柱体13下部的环形凹槽12内将碟形垫4与锥形座5连接固定,当用皮革2将发泡球体1和发泡碟形垫4两者包裹缝合之后,固定垫3则压入两者结合面部位并使两者结合为一整体(见图2),外形呈喇叭状的锥形座5上部有一圆形凹坑15,圆形凹坑15底部有一环形凹槽14,当把圆柱体插头7活动插入圆形凹坑15中后,圆柱体插头7下部的环形凸棱16正好卡入圆形凹坑15底部的环形凹槽14之中,而其中部的环状凸棱17正好处于锥形座5的外沿部位,在圆柱体插头7插孔6中插有可更换的羽毛8。
当用球拍或手击打本手击式羽毛球发泡球体1底部后,球便可飞出并由于羽毛8的导向作用而使与锥形座5活动插配的圆柱体插头7在飞行中可发生旋转定位作用。
由于此手击式羽毛球发泡球球体1和碟形垫4为软质发泡材料制成,故用手直接击打时并无疼痛之感,而且还富有弹性。本手击式羽毛球也可用球拍击打。
由此可见,本手击式羽毛球不受场地和击打工具的限制,可在任何空时对击或群击游戏,并具有随时组配便于携带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体育娱乐用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国华,未经黄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21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