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点钞机无效
申请号: | 90201075.1 | 申请日: | 1990-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57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生;岳维平;付国良;施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第一电子仪器厂 |
主分类号: | G06M3/02 | 分类号: | G06M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淑芳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钞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钞机,尤其涉及一种由微电脑控制的纸币点钞机。
日本专利特开昭62-284494公开了一种纸币点钞机,如图1所示,该点钞机以如下方式工作:放置于纸币托架7上的纸币2的最下部一张与第一输送轮11相接触,当第一输送轮11转动时,纸币2被送入第二输送轮14与反转轮13形成的通道,随着第二输送轮14和反转轮13的转动,纸币2依次被送入第一压紧轮15和第二输送轮14形成的通道及高速输送轮16和第二压紧轮17形成的通道,继而由高速输送轮16和第二压紧轮17转动将纸币2送入高速输送轮16和第三压紧轮18形成的通道及叶轮4,由叶轮4转动将纸币2送上纸币托兼搬运皮带5,再由纸币托兼搬运皮带5送至纸币取出部20,在此过程中由传感器及计数器进行计数,完成点钞工作。第一输送轮11、第二输送轮14和高速输送轮16分别固定于第一旋转轴29、第二旋转轴30和高速旋转轴32,其动力源是由三个电动机通过若干皮带提供的。
该点钞机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第一输送轮11、第二输送轮14和高速输送轮16分别固定于不同的旋转轴上,造成点钞机体积大、重量大、结构复杂;2.无有效地将叠票分开的机构,使点钞正确性下降;3.没有判别叠票、连票、损票的装置;4.只能将放入纸币托架上的所有纸币一次点完,而不能点出预置数量的纸币,如50张等。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重量轻、具有有效地分开叠票装置的点钞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点钞过程中能检测是否有叠票、连票和损票通过并及时提醒用户的点钞机。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点出用户所需数量纸币的点钞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来实现的。点钞机由送钞轮、捻钞轮、与捻钞轮对应的阻尼轮、输钞轮、与输钞轮对应的压轮、分钞对轮、与分钞对轮对应的分钞轮、接钞叶轮、送钞轴、差动轴、分钞轴、接钞叶轮轴、纸币托架、接钞板、电动机、壳体、用于计数和控制电动机开停的微电脑控制系统及用于传动的齿轮和皮带组成,其中送钞轮固定于送钞轴上,捻钞轮、输钞轮及分钞对轮均位于差动轴上,捻钞轮固定于差动轴,输钞轮为单向旋转轮,分钞对轮与差动轴松动连接,由于分钞对轮与差动轴的松动连接,如此使位于同一轴上的不同轮子能以不同转速转动,由此通过差动结构,能把捻钞轮、输钞轮、分钞对轮集于一轴。分钞轮固定于分钞轴上,分钞轴的转速高于差动轴,阻尼轮固定,不能旋转。置于纸币托架上的纸币由送钞轮经阻尼轮送入捻钞轮、后由捻钞轮和阻尼轮、输钞轮和压轮、分钞对轮和分钞轮、接钞叶轮送至接钞板,期间由微电脑控制系统进行计数及叠票、连票、损票、检测,完成点钞。
通过检测纸币的透晰度、纸币的长度来判别叠票、连票和纵向损票。通过横向二点检测,当仅有一点检出有纸币,则判断为横向损票。检出错误时,微电脑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使电动机停机,并通过显示器通知用户出错的性质。
检测叠票、连票、损票的方法如下:在纸币的输送路线内设置两传感器,两传感器的连线与输送路线垂直,并位于纸币上方或下方传感器在微电脑控制下定时检测纸币的透晰度,透晰度超过一定值时,认为纸币该点过厚,当两传感器同时检测出当前被测纸币连续1厘米以上过厚,则认为当前纸币为叠票;检测纸币长度并与首张长度比较,当其相对误差大于50%,则当前纸币为连票或损票。在检测纸币长度时,当两传感器同时检测出有纸币时开始记录纸币长度,到两传感器同时测出无纸币时结束。检测出错误时,微电脑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使电动机停机,并通过显示器通知用户出错及出错性质。点出预置数量纸币方法:微机控制系统存贮用户的预置数,在点钞记数过程中随时进行比较,当两数相同时则停止。
由于将捻钞轮、输钞轮和分钞对轮集于一轴,减小了整机体积,减轻了重量。由于分钞对轮松动连接于差动轴可使它与同一轴的捻钞轮、输钞轮转速不同,使分钞轮的线速度大于捻钞轮,可有效地将票与票之间距离拉开,提高点票正确度。同时,阻尼轮为非旋转轮起到分离叠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微电脑控制及其二点检测,增加了预置功能,并且具有判别叠票、连票、损票的功能,使点钞精度大大提高。
图1是日本专利特开昭62-284494公开的点钞机构造的侧向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钞机外形图,左侧作了剖视。
图3为图2所示点钞机构造的透视图。
图4为图3中差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单向转动输钞轮结构图。
图6为图3所示送钞轮的侧视图。
图7为微电脑控制系统方块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第一电子仪器厂,未经苏州第一电子仪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10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纸保温石膏板
- 下一篇:任选测点的测高器读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