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点穴针无效
申请号: | 90200783.1 | 申请日: | 199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0347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星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山西省阳泉荫***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用点穴针具。
中医针灸治病一直是采用将毫针刺入人体的方法,其缺点是易造成交叉感染和针刺意外的发生以及病人对针刺的惧怕感,影响了针灸疗法的收治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刺入人体肌肤而主要是在体表施行点压推刮等治疗手法的点穴针具。
本实用新型以中医“九针”中的圆针和鍉针为基础,并结合针和锋针进行了结构改进和设计。圆针用来点压穴位,治疗肌肉疾病,圆针针头为球形,半径为1.5-2.5厘米较为适宜,圆针针体为锥形,长30-35厘米,圆针针体后端与针柄连结,针柄为套管形状,在开口处有内螺口,为利于掌握点穴的力度,针柄长度取40-45厘米较适宜,针柄表面用辊法制成凹线棱格;鍉针针体为锥形,长度一般为68-76厘米,用于按压推刮经脉,起到民间“刮痧疗法”的效果,鍉针针头顺针体的锥度自然成圆弧形,半径为0.3-0.6厘米,主要用于耳穴、头穴和眼穴的治疗。鍉针的后端与一个可放入针柄套管内的针(或锋针)相连,在鍉针与针(或锋针)之间有一段与针柄上内螺口相配套的螺柱,可使圆针和鍉针装合在一起,使用很方便。锋针可以刺络放血,针可用于浅刺皮肤,治疗浅表的热病、皮肤病等。
该点穴针使用时不刺入人体,避免了交叉感染及针刺意外的发生,每次点穴时间只有几分钟,大大缩减了常规的行针时间,且一针多用,使用、携带均很方便。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圆针针头1为半径2厘米的球形,圆针针体2为锥形,长32-34厘米。针柄3为套管形,一端与圆针针体2固接,另一端开口,开口处有内螺口6,针柄3长度为42厘米。鍉针针体4为锥形,长70厘米,鍉针针头5顺针体4锥度自然成圆弧形,针头5半径为0.5厘米,螺柱7与内螺口6相配,可将鍉针装在针柄3上,针柄3两端分别是圆针和鍉针,使用很方便,针(或锋针)8装在针柄3内,用时可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星,未经李明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0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吹风机、电熨斗两用组合电具
- 下一篇:铣用对刀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