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电子水尺无效
| 申请号: | 90200779.3 | 申请日: | 1990-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26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戴水龙;戴海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水龙;戴海舟 |
| 主分类号: | B63J5/00 | 分类号: | B63J5/00;G01F23/00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九江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文杰 |
| 地址: | 江西省九江港***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水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船舶吃水深度的测量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测量船舶吃水深度没有法定的测量器具,是采用观测水尺测量,即在船舶外壳用油漆划线作为水尺标志,工作人员用眼睛观测六面水尺。水尺测量受风浪干扰大,观测精度差,操作不方便,尤其在大风大浪或夜间作业时,划小船到船舶外观测水尺时,存在不安全因素。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操作安全方便的船用电子水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由壳体、旋转手柄、电源开关、数字面板表、电缆转盘、动环、探测标尺、传感器和弹性静接触片构成电子水尺和数字显示结构。主要是传感器连接表面有刻度的四芯电缆与弹性静接触片接触,弹性静接触片用引线将测量数字显示在数字面板表上即可得测水深度。
图1是由数字面板表4,电缆转盘5,动环6,探测标尺7,传感器8和弹性静接触片9构成壳体。
图2是由壳体1,旋转手柄2,电源开关3构成尺壳。
图3是数字面板表4,弹性静接触片9,探测标尺7,传感器8,动环6构成线路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这样实现:
壳体1为一盒式结构,中间有隔板将其分开,数字面板表4安装在壳体1的一端,内装9V干电池,另一端装有电缆转盘5和弹性静接触片9,探测标尺7是表面有刻度的四芯电缆,其一端与传感器8连接,另一端与动环6连接。动环6装在电缆转盘5的一端面上,是四个直径不等的园环,与弹性静接触片9的四个触头对应接触,电缆转盘5的另一端面轴心上装有旋转手柄2,旋转手柄2工作时将其打开,静态时与壳体1在同一平面。图1图2
当启动电源开关3时,数字面板表的显示屏上数字显示为零,系统处于准备工作状态,打开旋转手柄2,顺时针旋转将传感器8放入水中,使探测标尺7与所测船舶舷高数一致,这时传感器8将所感应的水深度,通过以上连接方式,用电信号传递至数字面板表4,显示屏中所显示的数字,即为所测船舶的一面吃水深度,数字面板表的电路原理和水深传感器8的电路原理阻抗要相适应,测量完毕,将旋转手柄2反时针旋转,使探测标尺7和传感器8收回壳体1内,再将旋转手柄2合拢。如此测量六次,即得到船舶的六面吃水深度值。
图3是线路图,探测标尺7的一端,连接传感器8,另一端通过动环6与弹性静接触片9接触,弹性静接触片9用引线与数字面板表4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提供了一种测量船舶吃水深度的测量装置;
2.操作简便、安全,无需划小船观测船舶外垱水尺;
3.测量精度可提高4倍。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江、河、海测量各类船舶的吃水深度。
如果在船舶的六面水尺对应的船壳内测,设计与 外相通的水管中安装六只传感器,在驾驶室集中控制同时显示六面水尺,可构成更完善的计量监控检测系统,有利于推进船舶现代化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水龙;戴海舟,未经戴水龙;戴海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0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