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级调速双转子颗粒机无效
| 申请号: | 90200744.0 | 申请日: | 1990-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9588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7-25 |
| 发明(设计)人: | 宋宣;贾发勋;冯继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宣 |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A23P1/00 |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凤歧,侯玉白 |
| 地址: | 陕西省宝鸡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调速 转子 颗粒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化工、食品行业制作不同粒度颗粒原料的无级调速双转子颗粒机,尤其适用于制药工业中将粉状原料制成一定的颗粒,供压制片剂生产用。属于化工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目前工业中将粉状原料制成一定颗粒的摇摆式颗粒机,其主要结构特点为:(1)制粒机构中只有一个转子,通过转子和筛网间的搓动,使粉状物料搓碾制成不同规格的颗粒;(2)传动机构主要是蜗轮、蜗杆传动即由电机通过一对三角带轮,驱动蜗轮蜗杆传动,在偏心曲拐和升降齿条的作用下,使齿轮带动转子作周期性的往复摆动。(3)机架外型为悬臂式,整机以地脚螺栓固定安装在水泥地面上。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设备只有1-2种固定转速,一个转子往复搓动,物料搓动范围小,易产生摩擦热,不仅影响物料化学性能,而且效率低,耗能高;制粒机构与传动箱直接贴紧联接,易使传动箱油污、杂质渗入制粒部分,造成物料污染;整机为地脚螺栓安装,不能方便移动,不便于随时调整工艺流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耗能低、制粒质量好、且便于移动和调整工艺流程的无级调速双转子颗粒机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无级调速双转子颗粒机由传动机构、制粒机构和操作控制部分组成;在传动机构中,传动箱7后部通过传动带8和传动轮11与无级调速器10联接。在制粒机构5中平行地装有一对结构形状相同的右转子15和左转子18传动机构的传动箱7与制粒机构5以横向水平位置安装即在传动箱7前端伸出的两平行花键轴与制粒机构5中的右转子15、左转子18上的花键套17相联接。
制粒机构5和传动机构的传动箱7之间为分离式联接,并采用迷宫密封结构,右转子15、左转子18为相向旋转的5-9角形刮粉筒,且全机装于一四角带脚轮的可移动车式机架6上。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制粒机构5的轴侧示意图。
其中各标号表示:
1-电机 2-小皮带轮
3-三角胶带 4-大皮带轮
5-制粒机构 6-机架
7-传动箱 8-传动带
9-外罩 10-无级调速器
11-传动轮 12-卷网手轮
13-卷网轴 14-上料斗
15-右转子 16-轴承座
17-花键套 18-左转子
19-筛网 20-下料斗
21-卷网中间轴
实施例:图1、图2和图3展现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完整的实施例;即由传动机构、制粒机构5、操作控制部分组成的无级调速双转子颗粒机置于一四角带脚轮的机架6上,脚轮可以装一般的滚轮,也可以装有轴或无轴万向轮。将传动箱7以螺栓螺母联接方式固定装于机架6的中央支架位置上,其前端伸出的两平行花键轴分别通过轴承座16与制粒机构5中的右转子15、左转子18上的花键套17相联;卷网中间轴21平行装于右转子15和左转子18的中间偏下方;一对前端装有卷网手轮12的卷网轴13分别装于右转子15和左转子18的两侧上方,筛网19置于右转子15、左转子18之下,卷网中间轴21之上,其两端分别卷挠在左右转子两侧的卷网轴13上,形成一定的包角。在左右转子的上、下方分别装有上料斗14、下料斗20。
传动箱7的后端通过一对转动轮11、传动带8与无级调速器10的输出轴连接,无级调速器10的输入轴通过三角胶带3、大皮带轮4、小皮带轮2和电机1相联。外罩9为一可开合的铁皮箱,箱内安装传动箱7后部的传动机构部分,即无级调速器10、电机1及电器均置于其中。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机器运转后,可通过调整无级调速器上侧的手轮,由上端的指示盘读数来确定所需转数。粉状原料从上料斗装入,经一对有差速的右转子15和左转子18相向旋转的同时与筛网19产生搓动,碾制成颗粒,经下料斗排出。颗粒的大小可根据原料要求而选用不同目数的筛网来控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取消了现有技术中低效率的蜗轮蜗杆传动,采用无级调速装置,虽增加了一个转子,在功率仅增加30%的情况下,产量却提高60%-70%,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省能、效率高的特点。
2.由于制粒机构设计为具有转速差的双转子相向旋转,转子为5-9角形刮粉筒,增加了加工物料的散热空间,有利于稳定物料的化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宣,未经宋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0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