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节阀无效
申请号: | 90200626.6 | 申请日: | 1990-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48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潜;王喜良;张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冶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5/04 | 分类号: | F16K5/04;F16K5/12;F16K27/06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世明 |
地址: |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解决调节管道和设备中的各种流体的流量为目的调节阀,特别是具体地涉及一种双柱芯圆孔线性调节阀。
据1986年机械工业出版的《机械产品目录》第7册介绍,安装在管道和设备上的阀有闸阀、截止阀、节流阀、球阀、旋塞阀等,这些阀主要供作节制或者开启、关闭管道和设备的介质之用,而且仅在管道和设备的介质为液体或者气体时具有可靠地调节功能。但是,工业生产中所涉及的不仅是单纯的液体或者是单纯的气体,往往是处理液体和固体粒子的混合体(例如选矿厂和湿法冶炼厂的矿浆输送)以及处理气体和固体粒子的混合体(例如冶炼厂的含尘烟气和气流干燥输送,奶粉厂、面粉厂的风力输送等),上述各类阀对液--固和气--固混合体介质是很难适应的。固体粒子的磨耗和冲刷,致使阀芯和阀体磨损快、寿命短;混合体的流动性差,摩擦系数大,致使调节的流量不稳定,容易因固体粒子沉积而造成流量变小以至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制造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方便耐用、容易拆装、造价不高、使用可靠、应用范围广泛的新型调节阀。
上述任务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调节阀主要由阀体(1)和(2)与圆柱阀芯(3)和(4)组成。阀体(1)和(2)呈半球形,上面有阀芯旋转支承轴(7)和(8)。阀芯旋转支承轴(7)和(8)上有齿轮(5)和(6),两轮相互啮合,外面有齿轮罩(19)阀芯旋转支承轴(7)上还有手柄(13)。阀体(1)和(2)上还有橡胶或塑料类制成的耐磨衬里件(9)、(10)、(11)和(12),阀体(1)和(2)合拢构成进口(17)和出口(18)。圆柱阀芯(3)和(4)的柱面中部环绕柱面,各有一条断面为半圆形的凹槽(14)和(15),两槽合拢构成一个圆孔(16),即调节阀的通道。半圆形断面的半径由零逐渐增大到调节阀阀孔通道的最大半径值,环绕圆柱阀芯(3)和(4)的柱表面包角小于300°,圆柱阀芯(3)和(4)的高度比圆孔(16)的最大直径大20mm。阀体(1)和(2)的材料选用灰铸铁、塑料或者玻璃钢。圆柱阀芯(3)和(4)的材料选用橡胶、聚氨酯或者陶瓷。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细节。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13),通过齿轮(5)和(6)带动圆柱阀芯(3)和(4)沿各自的轴心,作转向相反的同步旋转运动,由圆柱阀芯(3)和(4)的柱面中部环绕柱面的半圆形断面凹槽(14)和(15)合拢构成的圆孔(16),即阀的通道,由大变小至关闭。当手柄(13)沿反时针方向转动时,上述圆孔(16)则由小变大直至由阀体(1)和(2)合拢构成的进口(17)和出口(18)的直径值。因此,只要转动手柄(13),就可以达到调节管道和设备的各种流体流量的目的。
按照本实用新型制造的调节阀的主要优点是:
1.利用圆孔节流,单位流量的压头损失小,圆孔壁磨耗小,流量稳定,特别是当节流率高时,在小流量下不易堵塞。
2.节流圆孔断面积(即流量)与阀芯转角成线性关系,便于调节,容易实现自动控制。
3.在稳定节流过程中,可通过不断调小圆孔面积来克服因磨耗使圆孔扩大造成流量紊乱,保持流量为一定值。同时还延长了使用寿命。
4.适应性强,特别适用于以粘稠的浆料和带有硬度大、磨剥性强的固体粒子的矿浆以及带有粉状物料的气——固混合物体等多相流体为介质的管道和设备,应用范围广泛,特别适用于冶金、化工、煤炭、石油、建材、水利、轻工、食品等各行业。
5.按照本实用新型制造的调节阀,可作设备长期使用,其阀芯为容易拆装的更换件,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因而,整个阀门的可比投资和运行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作业性能好,稳定可靠性强。
实施例
按照本实用新型制造调节阀,其规格从圆孔通道的最大直径(mm)值表示,有25、38、50、75、100及更大规格。按所处理的流体性质划分,有单相液体(水、油、溶液等)调节阀,及多相流体(矿浆、干粉状料流等)调节阀。前一种用例,主要是利用调节阀的线性特征,即流量变化与转角变化成正比。后一种用例,除线性特征外,着重利用调节阀的通道由小到大始终保持圆孔形的特征。表1是规格50mm的多相流体调节阀,在某铁矿选矿厂的使用条件及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冶金研究所,未经昆明冶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06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