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联多级开路式轴向柱塞泵无效
| 申请号: | 90109947.3 | 申请日: | 1990-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404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闻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秦皇岛分校 |
| 主分类号: | F04B23/06 | 分类号: | F04B23/06;F04B1/12 |
| 代理公司: | 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鄂长林 |
| 地址: | 066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 多级 开路 轴向 柱塞 | ||
本发明属于特殊用途的液压泵,特别适用于超高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中。
随着大型液压机械、锻压机械和轧钢机械的飞速发展,对液压泵的压力、流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在超高压范围内,国外应用最多的是63MPa、70MPa、80MPa,在美国、英国、日本和西德都有这一压力等级的泵、油缸和阀等系列产品。由于超高压技术有相当高的技术难度,现在,还没有超高压大流量泵问世。
国内生产的高压大流量泵的最高压力为40MPa,流量在400l min以下,泵的实际使用压力仅达20-25MPa,这种类型的泵主要是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如:CY14-1型、ZB型轴向柱塞泵系列和通轴泵。国内超高压小流量液压泵是近十几年来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产品规格少基本没有形成系列,规格范围压力为63、70、80MPa,流量为0.4-10l min,例如0JB-3.2阀式径向泵,这些超高压小流量泵均采用阀配流,径向泵采用套有滚针轴承的偏心轴驱动柱塞,轴向泵采用装有止推轴承的斜盘驱动柱塞,柱塞头部直接作用于滚针轴承外套或斜盘上,成线接触或点接触,承载能力有限,因此这种超高压泵的结构,无论从配油方面,还是柱塞被驱动形式方面,只能适应于超高压小流量,而不能满足超高压大流量的要求。
在各种容积式泵中,柱塞泵是实现高压高速化的比较理想的一种泵结构。但是设计超高压大流量泵有如下一系列问题:
(1)、滑靴的承载能力: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柱塞副对滑靴的作用力增大,随着流量的增加(在转速和斜盘倾角一定的条件下)柱塞直径增大,因而柱塞副对滑靴的作用力增大,所以,滑靴的承载能力是发展超高压大流量柱塞泵的关键环节之一。
(2)、压力增加,各零部件的强度要求提高,因而泵的体积重量都增大。压力过高,有的材料本身也不易解决。
(3)、泄漏问题:超高压泵压力达70~100MPa,根据泄漏公式Q=Kh3△P,泄漏量与压力成正比,因此随着压力的增加,泄漏量将大大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获得超高压大流量油液的串联多级开路式轴向柱塞泵,以满足大型液压、轧钢、锻压机械对液压泵超高压、大流量的要求。
所谓的开路式轴向柱塞泵是指柱塞和滑靴运动副的中心有通孔,液压油也可从滑靴进入柱塞腔内的轴向柱塞泵。
本发明的要点是:把多个开路式轴向柱塞泵串联起来,即第一级泵的进油口与油箱连接,其出油口与第二级泵的进油口相连,第二级泵的出油口与下一级泵的进油口相连……,输出口接在最后一级泵的出油口上。理论上可以继续串联下去,但受材料、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开路式轴向柱塞泵的串联不宜过多。在串联开路式轴向柱塞泵中,第一级泵可以采用任意种类的轴向柱塞泵,但在其后串联起来的液压泵必须是开路式轴向柱塞泵。串联多级开路式轴向柱塞泵可以制成一个整体,用一根轴驱动,并要求每一级泵轴的直径逐渐加粗,也可以用联轴器联接或者分别用几个电机驱动。从第二级泵开始,对每级泵的轴端等部位进行高压密封。在无变量机构时,为保证下一级泵的流量,在斜盘倾角相同时,前一级泵的柱塞直径应大于后一级泵的柱塞直径;在柱塞直径相同时,前一级泵的斜盘倾角应大于后一级泵的斜盘倾角。当设置变量机构时,从第二级泵开始,每一级泵的变量机构均应设置在该级泵的壳体内,每一级泵轴等(不包括第一级泵)密封处的泄漏油用管路(或从壳体内部)接回到前一级泵的油腔内(第二级泵的泄漏油用管路接到油箱内)。
根据压力平衡原理,在保证壳体强度的前提下,理论上可实现多级轴向泵的串联。
开路式轴向柱塞泵串联后的压力、流量分别为:
如果n级开路式轴向柱塞泵串联,第i级泵作为单级泵使用时的压力流量分别为P1、Q1,则n级开路式轴向柱塞泵串联后的压力、流量分别为:
P=P1+P2+……Pn=∑Pi
Q=Q1=Q2……=Qn
如果改变各个单级泵的输入口和输出口的连接方式,即将各个单级泵的输入口与输入口相连,输出口与输出口相连,则形成多级并联轴向柱塞泵。
并联后的压力、流量分别为:
P=P1=P2=……=Pn
Q=Q1+Q2+……+Qn=∑Qi
附图及实施例:
图1为串联双级全开路式轴向柱塞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秦皇岛分校,未经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秦皇岛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99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点腐蚀剂及刻蚀工艺
- 下一篇:以压力气为传动体做功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