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十一列三行合取码无效
申请号: | 90109394.7 | 申请日: | 199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30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8-26 |
发明(设计)人: | 胡锡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锡全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130026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列 三行 取码 | ||
1、一种二维键位结合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利用具有如下特征的键盘:
1)23种专属字根分成横(提、挑)横捺笔丁形、垂(竖、竖钩、撇、撇点)倒丁、点(捺)点点高离散形(三形)、角框臼尸形四形、插形非正规交、封形封带交、正规交形(十形)横穿(草头)、八人形、扁离散形(小形)复杂交、衣首衣尾形目字、折(钩、弯)免包矛头十一类;
2)七种字素分成横(提、挑)捺横非正规交(七形)、垂(竖、竖钩、撇、撇点)正规交(十形)、点(捺)折(钩)口三类;
3)将不少于32个键位的键盘分成十一列、三行,分别将十一类字根归入对应的十一列键盘,三类字素归入对应的三行键盘,形成由列码0-9及减号-表示的十一组列键和由行码1-3表示的三组行键,十一组列键所代表的十一类专属字根是:
1(Q、A、Z)-横(提、挑)横捺笔丁形;
2(W、S、X)-垂(竖、竖钩、撇、撇点)倒丁;
3(E、D、C)-点(捺)点点高 离散形(三形);
4(R、F、V)-角框臼尸形四形;
5(T、G、B)-插形非正规交;
6(Y、H、N)-封形封带交;
7(U、J、M)-正规交形(十形)横穿(草头);
8(I、K、,)-八人形;
9(O、L、.)-扁离散形(小形)复杂交;
0(P、;、/)-衣首衣尾形目字;
-([、′)-折(钩、弯)免包矛头;
三组行键所代表的三类字素是:
1(A、S、D、F、G、H、J、K、L、;、′)-横(提、挑)
捺横非正规交(七形);
2(Q、W、E、R、T、Y、U、I、O、P、[)-垂(竖、竖钩、撇、撇点)正规交(十形);
3(Z、X、C、V、B、N、M、,、./)-点(捺)、折(钩)口;
4)利用上述键盘,汉字的输入方法是:a)通过十一组列键按角形、交形字根不可拆,首列笔序在前者,尾列笔序在后者,笔划多者的优先次序排列的规则取字根,取定为首字根或尾字根,得到列码;b)在字根兼为字员并满足字根的笔划在二笔以上或者字根属笔形的左部或右部或者字根是不规则的交形三条件之一时,则按字根的尾笔形通过三组行键定字素,得到行码;c)在字根不是字员,或字根兼为字员但不满足字根的笔划在二笔以上或者字根属笔形的右部或左部或者字根是不规则的交形三条件之一时,则按字根的邻近笔形通过三组行键定字素得到行码;d)由字根一列码、字素-行码合取成字员,形成三十二类具有键位平面座标的字员,取字员编码输入汉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键位结合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选取汉字读音的第一个拼音字母作音码代替汉字的第一个代码时,键码的S键与F键互换,N键与Z键互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键位结合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十一类字根分类中,还包括按首笔形取列码的中通形、角交形、竹林形三种专属字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键位结合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字员编码输入汉字是将汉字分成一个字员组成一个汉字的字员字,左右可分字和左右不可分字三种分别按先形码十次形码十三形码十尾形码编码,字员字的先形码是字员字码,次形码是笔划码,三形码是特征数码,尾形码接着次形码取笔划码;左右不可分字的先形码选字的上字员,或取可分的左部字员,次形码取字的下字员,或取可分的左部字员,已被先形码和次形码取净的字,其三形码和尾形码取特征数码和先字员剩余部分的笔划码;未被先形码和次形码取净的字,其三形码和尾形码按字的上面或下面不是左右可分的中形码和特征数码取,或按字的上面或下面是左右可分的,以逆时针方向访问的各个右部和特征数码取;左右可分字,按顺时针方向抽取左部、右部的码组成字的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键位结合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有由分开或合并装配的脚踏开关组成的键盘换挡脚踏装置,代替键盘上的CTRL键和SHIFT功能键,并在所输入汉字代码未完成状态下以SHIFT键控制输入该汉字及下一个汉字的第一个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锡全,未经胡锡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93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