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灰渣烧结浮印人造大理石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0108515.4 | 申请日: | 1990-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646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华;曾蒲君;王锡峰;吴国光;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3/00 | 分类号: | C04B33/00;C04B41/61;B44F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人造 大理石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灰渣,采用烧结、浮印制人造大理石的工艺方法。
目前,全国煤矿积存的煤矸石在10亿吨以上,并每年以1亿吨的速度递增;燃煤电厂的年排灰量已超过5000万吨;用煤矸石为燃料的沸腾锅炉每年排出沸渣约1000万吨。大量灰渣作为固体废弃物排放,造成严重的公害,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而资源化,则是宝贵的财富。开发灰渣利用的新途径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发明的重要特色就是利用灰渣(煤矸石、沸渣等)成分和粘土相近的特点,采用一定的工艺方法制得人造大理石。
人造大理石的生产工艺大体可归纳为聚酯法、复合法、硅酸盐法和烧结法等。目前,我国主要采用聚酯法生产人造大理石,性能上存在变形大、老化和失光等问题。
为了克服聚酯法人造大理石的缺点,增加人造大理石的新品种,以满足建筑行业对装饰材料高档次要求,同时更多地利用废弃的固体灰渣,减少环境污染,本发明提出了利用煤矸石、沸渣作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和立体浮印工艺制造人造大理石的新方法。
本发明的实现过程包括:坯体的制备和立体浮印花纹两部分。
坯体制备过程为:
原料粉碎→配料→混捏→过筛→陈化→成型→干燥→素烧→施釉→釉烧→坯体
立体浮印大理石花纹是根据水、油不相溶原理,利用无机颜料和油类物质调合并喷撒入水中,借助于水、油的表面张力作用使颜料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极薄的颜料膜,再经一些工艺处理后,就可得到大理石花纹。本发明中坯体立浮印大理石花纹的工艺过程为:
颜料配料→施料→喷散→吹裂→点液→造型→浮印→除水→彩烧→人造大理石成品。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上述两工艺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坯体制备过程中,将煤矸石、沸渣及红土分别粉碎至粒径<3~5mm,按煤矸石∶沸渣=80%∶20%或沸渣∶红土=60%∶40%的配合比配料;把混合料放入球磨机中磨细至80%~85%小于0.074mm,加水搅拌后,在轮碾机中混捏20~30分钟,要求混捏好的坯料全部通过1mm筛网;坯料陈化1~2天,用半干法在20~25MPa压力下压成所需尺寸的坯体;把成型后坯体干燥至水分<2%后进行素烧,素烧过程最佳烧成温度为1150~1200℃;将素烧后坯体施釉,可使用所有的白色釉;最后将施釉的坯体在窑炉中在1000~1100℃温度下进行釉烧,其成品即为人造大理石坯体。
由于原料中煤矸石及沸渣都含有一定的未燃尽碳,因此要求素烧过程须在氧化性气氛中完成。
为减少坯体变形,坯体焙烧放置方式须加以限制,如在工业隧道窑中焙烧,坯体以立放效果最佳;辊道窑中坯体平放效果最佳。
立体浮印花纹的颜料主要由固着剂、色素和调和剂三种物质组成。其中调和剂又由扩散剂、喷散剂、点液、控制剂和干料组成。随选用的色素和调和剂不同,制得人造大理石的颜色、花纹也不同。把浮印大理石花纹后的坯体进行彩烧,即可制得产品。彩烧的烧成温度与所选用的颜料成分有关,一般在850~1100℃范围内选择。
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生产300×300mm以下任何尺寸的人造大理石,产品特点为:表面光滑、光泽度高;耐急冷急热、抗冻性好;强度高;长期使用不老化、不变形,花纹多样、逼真,适用于室内室外装饰。
利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人造大理石,煤矸石、沸渣等固体废渣利用率高,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85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窑焙烧方法的改进
- 下一篇:陀螺定向的对称测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