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纯氟化氢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0107844.1 | 申请日: | 199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83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威廉·亨利·贡普雷希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7/19 | 分类号: | C01B7/19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家伟 |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纯 氟化氢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提纯氟化氢的方法;具体讲,是通过沉淀As2S3从无水HF中除去三价砷,但并不限于此。
工业上是通过加热萤石(一种自然界存在的氟化钙)和硫酸的混合物生产无水氟化氢。由上述反应产生的主要杂质(氟硅酸、四氟化硅、二氧化硫、硫酸和水)通常是通过分级蒸馏而去除的。所得氟化氢的纯度可达99.8%或更高。然而,这样制备的氟化氢通常还含有少量其它杂质,包括砷。商售无水氟化氢中这种杂质的含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萤石的来源。视萤石的具体来源而定,砷含量一般为50-1500ppm(百万分之一)。
无水氟化氢的纯度要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具体的最终用途。例如,众所周知,当用于电子工业时,如在制造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过程中用作清洁剂和蚀刻剂,要求很高的纯度和极低的杂质含量。一般讲,要求砷浓度在几ppb(十亿分之一)的水平。现有技术已公开了若干提纯无水氟化氢的方法,用来将砷浓度降至ppb数量级的水平。然而,这些已知方法的共同特征是需要采用昂贵的试剂、设备和/或工艺过程,而且往往需要较长的处理周期。
例如,U.S.3,687,622公开了一种在极高的压力(大于115psia,优选大于165psia)下蒸馏含1200ppm砷的不纯的无水氟化氢的方法,其中砷作为塔顶馏出物被除去,纯化的氟化氢(砷含量小于3000ppb,优选小于100ppb)作为塔底产物被回收。在U.S.3,663,382的方法中,是通过在低于25psia的压力下进行蒸馏而从无水氟化氢中除去砷杂质,纯化的氟化氢作为塔顶产物被回收。
大多数现有技术所公开的降低无水氟化氢中砷含量的方法,都包括将As+3氧化为五价态(As+5),以便降低其挥发性和溶解性。
例如,US4,032,621公开了一种提纯无水氟化氢的方法,其中依次用氧化剂(如高锰酸碱金属盐或重铬酸碱金属盐)和还原剂(如过碳酸钠或过硼酸钠)以及过氧化氢处理无水氟化氢,然后进行蒸馏。据报道砷含量从50ppm减至5-30ppb。
U.S.4,083,941公开了一种提纯无水氟化氢的方法,包括用过硫酸或过氧化氢处理无水氟化氢,然后用甲醇或硫酸处理,接着进行蒸馏。据称砷含量从25ppm减至20-30ppb,处理时间为48-73小时。
U.S.3,166,379所公开的从氟化氢中除砷的方法中,采用与囟素(碘、溴或氯)相混合的氧化剂将杂质氧化为具有高沸点的氧化杂质。然后通过蒸馏回收纯化的氟化氢。U.S.4,491,570公开了一种用元素氯和氯化氢或氟盐处理,然后蒸馏,从而提纯无水氟化氢的方法。据称将砷含量从15ppb减至少于0.5ppb。在U.S.4,668,497公开的方法中,包括添加氟将氟化氢中的杂质氧化,然后进行蒸馏。
U.S.4,756,899公开了一种提纯无水氟化氢的方法,其中在钼或钼化合物存在下用过氧化氢将挥发性的As+3氧化为非挥发性的As+5,然后进行蒸馏。据报道在处理后的氟化氢中As+3的含量从最初的500-800ppm减至约5ppm。
与现有技术已知的超高纯度方法相反,一般讲,含有50-100ppm砷的工业品级无水氟化氢通常可用于化学加工或石油精炼工业,而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然而,当砷杂质含量再高些时,一般会加速催化剂失活,当砷含量很高(如约200-1500ppm)时,设备腐蚀问题变得很严重。例如,在囟化锑催化剂存在下用氟化氢氟化含氯烃以制备氟化烃的工艺中,氟化氢中的砷将在囟化锑催化剂中积累,从而加速催化剂的失活。当这种失活的催化剂进行再活化,或将其废弃时,大量存在于用过的囟化锑催化剂中的砷将造成处理上的问题。如果体系中存在氧化剂,如氯,则大量存在于此加工体系中的砷会大大加速设备的腐蚀。
在工业生产无水氟化氢过程中,工业品级的氟化氢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最终蒸馏步骤纯化的。这种常规分级蒸馏可以有效地去除砷杂质以外的大多数主要杂质。常规的蒸馏方法不足以有效地大幅度降低无水氟化氢中的砷含量,因为砷是以三价的形式(As+3)作为三氟化砷(AsF3)存在的,它将与氟化氢共馏。因此,需要一种可以经济和有效地将无水氟化氢中砷杂质含量降至100ppm以下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78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除泌尿系结石的中药冲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抽吸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