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谐波起动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端部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0107647.3 | 申请日: | 199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808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祝瑞芳;许杰;曹承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武汉汽轮发电机厂 |
| 主分类号: | H02K17/30 | 分类号: | H02K17/3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和平 |
| 地址: | 430074***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谐波 起动 异步电动机 转子 绕组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转子绕组的端部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谐波起动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其转子绕组的端部结构。
传统的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其转子绕组的端部结构,是用二个端环把各相导条连接,而传统的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其转子绕组在端部的连接,是用滑环和电刷来实现的。本发明谐波起动三相绕线式电动机。由于把外加起动电阻移至机内转子上,因而无滑环和电刷,要实现起动时,转子电流流经起动电阻,运行时转子电流不流经起动电阻,传统的三相鼠笼式、三相绕线式电动机的端部结构是无法实现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谐波起动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的端部结构,主要是转子绕组在端部的连接,以及转子绕组与起动电阻在端部的连接的结构。
实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谐波起动异步电动机其转子绕组的端部结构,包括上、下层线圈出线边,搭子,端环,绝缘垫柱,串连环,电阻环,中心环,绑块,绑块扎绳,支架,对地绝缘垫等部分,它可构成端部四端环结构,端部三端环结构及端部四端环,三端环无支架结构的谐波电动机转子绕组的端部结构。其主要特征是用几个直径不等的端环,与两个直径不等电阻环(开口环),在上、下层线圈出线边沿其横截面扭转90°后(见附图1、2),相应地与端环和中心环连接,电阻环经搭子相应地与端环,串连环和中心环连接,各环之间垫有绑块,绑块扎绳将绑块绑扎一体或于支架上,且支架固定于转轴上。在其绑块上设有孔槽,垫柱置放于绑块孔槽中。另外在其支架上布置有辐射筋,辐射筋具有轴流式风扇叶片的作用。电阻环截面为矩形。
本发明的谐波起动异步电动机其转子绕组的端部结构,整齐对称,结构简单紧凑,且运行可靠,起动电流小,扭矩大,制造和维修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结构及实施例。
附图1是本发明端部四端环结构纵向图,也是附图2中A-A复合剖,
附图2是附图1中B-B纵向端部结构图,
附图3是附图2中C-C局部剖视图,
附图4是附图3中绑块的零件图,
附图5是端部三端环结构图,
附图6是端部四端环无支架结构图。
附图7是端部三端环无支架结构图。
本发明实施例1,见附图1、2、3、4,在附图1中,转子上层线圈出线边(1)和转子下层线圈出线边(2),沿其横截面扭转90°后与端环(7)、(9)、(14)相连(见附图3),其端环材料为T2在电阻环(11)和电阻环(13)之间,设有串连环(12),其电阻环材料为CrAl205,其截面为矩形。串连环材料为T2,绝缘垫柱(8)设在端环(7)、(9)之间,其材料为3840,耐热垫柱(10)设在端环(9),电阻环(11),及串连环(12)之间,其材料为75氧化铝瓷,对地绝缘垫(18),其材料为3240,支架(17)上布置有辐射筋,其材料为ZL104,绑块(16)中间有一孔槽,垫柱置放于孔槽中嵌合(见附图4),绑块材料为3240,绑扎绳(15)将绑块及其垫柱绑扎,绑扎绳为涤棉玻璃丝绳,在附图2中,搭子(3)、(4)、(5)、(6)把电阻环(11)、(13)和端环(7)、(9)、(14)及串连环(12)相连,搭子材料为T2,上、下层线圈出线边与端环,端环与搭子以及搭子与电阻环的连接均采用氩弧焊接,焊条为T2丝。
实施例2,见附图5,本例与前例1比较,在转子电路上其起动电阻有一公共接点,比附图2中少了一个端环(7)和一个绝缘垫柱(8),同时把前例串接环(12)改为本例中心环(19)。
实施例3,见附图6,本例与前例1比较,没有支架(17),其中(12)是串连环。
实施例4,见附图7,本例与前例2比较,没有支架(17),其中(19)是中心环。
例3和例4,没有支架结构,是考虑适合于转子转速低,起动电阻重量轻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武汉汽轮发电机厂,未经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武汉汽轮发电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7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