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源接插构件无效
| 申请号: | 90106736.9 | 申请日: | 199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37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20 |
| 发明(设计)人: | 邢福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福基 |
| 主分类号: | H05K5/03 | 分类号: | H05K5/03;H01R13/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丰新枚 |
| 地址: | 马来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接插构件,特别是一种用于安置在一个绝缘壳体内的设备的电源接插构件。
电器设备安置在用电气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内,是为了防止置于外壳内的所述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向外界暴露,以免危险。同样地,由一个信号源推动而运行的电器设备,亦要同样和外界隔绝,以便把外来干扰减为最小。
为了对所述电器设备进行维护或修理,所述设备的外壳一般均安设有一个可拆卸的盖子,通常这种盖子是安设在电器设备外壳的后面的。电器设备的外壳带有一个可拆卸的盖板,却带来了另一种不安全性,因为经常维修可能导致所述盖板在电气设备未报废而还能使用之前就告损坏。这时,通常安上一块次质的盖板来代替原盖板,致使安全性降低。
此外,传统的电气设备还存在有下述问题,那就是即便盖板未装上,设备照旧工作。因此,若为家用电器,儿童擅自乱弄将盖板拆除,尤其有触电的危险。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气设备所使用的电源接插构件,用来将所述电气设备和电源接通使其工作,而一当所述盖板从壳体上拆下时,电源就被切断,以防止触电危险。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将通过下面有关本发明的说明及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加以实现。
本发明所述电源接插构件,是用来把一个电源通过电气设备外壳的一个壁上的开孔而接至所述电器设备的。所述接插构件包括一个盖状构件,所述盖状构件具有一个电源电缆入口,以及插座接片,一根电缆通过所述盖状构件的一端引入其内部,并接至插座接片上,所述接片位于盖状构件另一端所开设的两个槽孔底部。在位于外壳内的电气设备上朝向外壳壁上有开孔一端设有向外凸出的连接端子。盖状枸件的外形是和电器设备本身及其外壳相适配的,当把本发明所述电源接插构件插入电气设备外壳的开孔接通电源时,接插构件内部的接片就和上述连接端子接触,而所述盖状构件,被制造成正好和所述外壳开孔匹配,能和具有开孔一侧的外壳壁贴紧,起到密封作用,使得任何人均不能触及外壳内部的电气设备。
这里要说明的是,该接插构件,同样适用于将电气设备和信号源连通,所述外壳则起到防止外界干扰作用。因此,以下所用电源一词,均具有广泛含义,亦包括除动力电源以外的其它能源,比如信号输出装置等。
接插构件的盖状构件部分以及电气设备的外壳,宜用电气绝缘材料制成,并应具有足够的刚性,以便使盖状构件内的插座接片和电气设备的端子保持良好的电气接触,并无侧向和轴向的松动。
另外,前述电源传输电缆宜接至所述盖状构件后端之中部,使得当所述接插构件向前插入或向后拔出时,均具有较大的机械稳定性。
盖状构件的前端,宜设置一些具有弹性的固定用构件,所述构件用来和外壳上有开孔一端的外壁咬合,使盖状构件紧贴其上。
本发明所述电源接插构件,结构简单,当它插在电气设备外壳上有开孔一端时,正好将所述开孔盖没,并插接得很牢固,不会松动,能有效地防止电器的带电部分暴露于外而导致触电事故。当拔下所述接插构件时,电气接触立即断开,故虽则电器由其外壳之开孔暴露于外界,但电源业已切断,不会触电。故本发明所述电源接插构件,解决了传统电器所存在的触电危险性的问题,还能推广使用于将电器和各种信号源连接,起到屏蔽防干扰的作用。
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所述电源接插构件和外壳的电气设备脱离开情况下的侧视图;
图2为较佳实施例中电源接插构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电源接插构件之右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带外壳电气设备的左视图。
以下参照诸附图,就本发明所述电源接插构件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应当指出的是,该实施例只是选用来对本发明加以说明而已。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接插构件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根传输电缆(10),所述电缆作为一整体接至基本上为扁平状的盖状构件(12)的后端面中心部位,所述盖状构件(12)是用刚性的电气绝缘材料制成的。
为了适应承受安装及拆除时的较大的机械应力,盖状构件(12)具有一个扁平的本体,其横截面在后端面中心部位的厚度较厚。在所述传输电缆(10)由所述盖状构件(12)后端伸出的联结部位外侧,还设有一个电缆托座(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福基,未经邢福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67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强力薄膜的双泡法
- 下一篇:聚酰胺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