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型热电偶用补偿导线无效
| 申请号: | 90106451.3 | 申请日: | 199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66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彭行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合金厂 |
| 主分类号: | G01K7/12 | 分类号: | G01K7/12;C22C9/06 |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敬奇 |
| 地址: | 11001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偶 补偿 导线 | ||
本发明属于温度测量技术领域,是N型热电偶(即镍铬硅-镍硅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补偿导线是由具有和热电偶相同的热电特性的正、负导体、绝缘层和护套组成。它连结在热电偶与测温仪表之间,用以补偿热电偶冷端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准确地传递信号,达到温度测量的目的。
N型热电偶是一种新型高稳定性测温热电偶。一九八五年被列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一九八八年我国等效采用此标准,已制定了N型热电偶丝国家专业标准(ZBNo5004-88)。
N型热电偶所需用的补偿导线应是一种具有和N型热电偶热电特性相同的一对导线,应能保证在稳定环境下测温。但由于N型热电偶是一种新型热电偶,目前还没发现有和它相匹配的专用导线。一般采用N型热电偶本身材料制成的补偿导线(即“延伸型”),但成本高。也有利用K型(镍铬-镍硅)热电偶的补偿导线来代用,但不能与N型热电偶相匹配,极大地影响了测温精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价格低廉、节省镍材、保证测温精度的N型热电偶补偿导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N型热电偶用补偿导线导体正、负极合金成分如下(重量百分比):
正极:Cr 0~5.0%
C 0~0.1%
Fe 余量
负极:Ni 1~8%
Al 0~3%或Mn 0~3%
Cu 余量
本发明的N型热电偶用补偿导线的正、负极导体合成成份如下(重量百分比):
正极:Cr 3.53%~5.0%; C 0.04%~0.07%;
Fe 余量。
负极:Ni 6.96%~7.91%; Al 1.97%~2.53%
Cu 余量。
正负导体合金成分的最佳范围如下(重量百分比):
正极:Cr 3.53%~5.0%; C 0.04%~0.07%;
Fe 余量
负极:Ni 3.1%~5.37%; Mn 0.01%~1.95%;
Cu 余量。
本发明正极采用铁合金,负极采用铜合金,配对成补偿导线,其热电势分度,符合N型热电偶分度值(即IEC584-N),在0~200℃温度范围内热电势允差与N型偶相一致,当参考端为0℃,工作端为0~200℃,所产生的热电势允差如表1。
表1
热电势(Mv)
名称 型号 50℃ 100℃ 200℃
标准 允差 标准 允差 标准 允差
N型补偿导线 NC 1.339 ±0.079 2.774 ±0.074 5.912 ±0.082
下面结合实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例1,如表2
表2
本发明补偿导线 温度 热电势(Mv) 差值
合金成分(重量%) (℃) 热电偶 补偿导线 (Mv)
正极:Cr 3.53 50 1.339 1.360 +0.021
C 0.07
Fe 余量 100 2.774 2.817 +0.043
负极:Ni 7.12
Al 2.22 200 5.912 5.897 -0.015
Cu 余量
实例2,如表3
表3
本发明补偿导线 温度 热电势(Mv) 差值
合金成分(重量%) (℃) 热电偶 补偿导线 (Mv)
正极:Cr 5.01 50 1.339 1.369 +0.03
C 0.06
Fe 余量 100 2.774 2.817 +0.043
负极:Ni 6.96
Al 1.97 200 5.912 5.991 +0.079
Cu 余量
实例3,如表4
表4
本发明补偿导线 温度 热电势(Mv) 差值
合金成分(重量%) (℃) 热电偶 补偿导线 (M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合金厂,未经沈阳合金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64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