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造丙酰螺旋霉素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0106025.9 | 申请日: | 1990-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11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3-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以光;金莲舫;曾应;余兰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5/09 | 分类号: | C12N15/09;C12P19/62 |
| 代理公司: | 农业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厚 |
| 地址: | 1000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基因 重组 技术 制造 螺旋 霉素 方法 | ||
1.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造丙酰螺旋霉素的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A.建立麦迪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mycarofaciens 1748)的基因文库,
B.用碳霉素产生菌4"-异戊酰转移酶基因为探针,从麦迪霉素产生菌基因文库中获得麦迪霉素4"-酰基转移酶基因(BamHI-BamHI8.0kb片段),
C.将BamHI-BamHI8.0kb片段与pIJ680载体相连,构建含麦迪霉素4"-酰基转移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6F5),
D.将重组质粒p6F5转入螺旋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 371),获得含麦迪霉素4"-酰基转移酶基因的螺旋霉素产生菌克隆菌株(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p6F5)MA-S371:371(p6F5)CGMCC No.0161),
E.将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p6F5)MA-S371:371(p6F5)CGMCC No.0161在硫链丝菌素黄豆饼粉-淀粉培养基上培养,经种子及发酵培养,从发酵液提取,分离,纯化,得丙酰螺旋霉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以粘粒质粒pNJ1为载体建立麦迪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mycarofaciens 1748)的基因文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碳霉素产生菌4"-异戊酰转移酶基因为探针,与麦迪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mycarofaciens 1748)基因文库进行菌落杂交,得到阳性菌落pCN10F5,再与pCN10F5 DNA进行分子杂交,获得与探针同源的BamHI-BamHI8.0kb片段,该片段含有麦迪霉素4"-酰基转移酶基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麦迪霉素4"-酰基转移酶基因的BamHI-BamHI 8.0kb片段,与质粒载体pIJ680相连,构建含有麦迪霉素4"-酰基转移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6F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重组质粒(p6F5)在15-50%浓度PEG的媒介下,转入螺旋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 371)的原生质体中,获得含有麦迪霉素4"-酰基转移酶基因的螺旋霉素产生菌克隆菌株(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p6F5)MA-S371:371(p6F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麦迪霉素4"-酰基转移酶基因的螺旋霉素产生菌克隆菌株,在含有5-30ug/ml硫链菌素的黄豆饼粉-淀粉培养基上,于25-35℃培养5-14天,用挖块法接种于种子培养基(葡萄糖0.5-2%,淀粉2-4%,黄豆饼粉1-3%,NaCl 0.4%,CaCO30.3-0.8%),28℃培养0-80小时,以2.5-10%接种量种入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3%淀粉2-6%,鱼粉1-3%,玉米浆0.5-1.5%,NH4NO3 0.6%,KH2PO40.01%-0.08%,MgSO40.1%,NaCl 1.0%,CaCO30.3-0.6%)26-30℃培养72-120小时,发酵液用溶媒法如乙酸乙酯进行提取和精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60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