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烷酸盐液体微肥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0105534.4 | 申请日: | 1990-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75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周淑莲;周格章;杨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巴陵石油化工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D9/02 | 分类号: | C05D9/02 |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龚正初,汪明曙 |
| 地址: | 414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烷 液体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环烷酸盐液体微量元素肥料及其制造方法。
众所周知,蔬菜、油菜、棉花、柑桔和茶叶等农作物均需锌、铜、铁、锰、镁、钼、硼等微量元素,如果土壤中缺乏这些元素或者土壤中虽然含有足够的这些元素但不能被植物吸收,则导致植物的长势差造成减产。迄今,人们均采用人为施加微肥的方法加以解决。
美国专利US 4125393和US 4243676用环烷酸盐(铜、铁、锌、镁、钼)作为微量营养组份喷施于植物的枝叶上,其效果良好,但这类肥料在制造过程中用轻芳烃(二甲苯)和甲醇作反应介质,反应后需通过蒸馏除去甲醇等有机溶剂,产物中再加入喷施油或油溶性环烷酸盐,这种制造方法工艺复杂、操作条件差且成本高。中国专利CN85105845以水作反应介质代替上述的有机溶剂,使其制造工艺前进了一大步,但仍用有机溶剂来溶解环烷酸盐,这种方法成本仍然较高,二种微肥产品均会污染农作物及土壤。
本发明旨在用简单的工艺方法制备一种成本低、有效成份高、使用方便、对植物无刺激且易被植物吸收并无污染的环烷酸盐液体微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用粗酸值为100-200mgkOH/g的环烷酸作原料,用水作稀释剂,与碱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一种或其混合物进行皂化反应,碱金属与环烷酸的克当量比为1.0-1.2,在70-100℃的温度下反应1.0-2.0小时,再与锌、铜、铁、镁、钼、硼等元素金属盐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复分解反应直至生成粘稠状沉淀。复分解反应所用的金属盐可以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氯化物,也可以是其硫酸盐或硝酸盐,最好是金属硫酸盐。移去水相,用水洗涤该沉淀,除去其中的无机盐类杂质,即得所需的环烷酸盐。该环烷酸盐的水含量一般为20-30%(重量)。
往上述环烷酸盐中加入溶剂氨水,氨与环烷酸盐的mol比为1-10∶1(纯氨用量相当于整个液体微肥重量的2.5-12.0%),再加入助溶剂尿素及适量水,所加的尿素与环烷酸盐的mol比为0.1-20∶1(尿素用量相当于整个液体微肥重量的2-40%),搅拌,再加入重量为0-4.8%的乳化剂,即得透明的液体产品。加入的氨量要适当,用量太低可能造成环烷酸盐溶解不完全,乳化效果差。氨的用量过高,则产品不稳定,也会使微量元素含量下降。
上述的乳化剂可以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烷醇酰胺、脂肪酸聚氧乙烯酰胺,聚氧乙烯烷基胺的一种或几种,如上海助剂厂、南京钟山化工厂生产的含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系列产品OP-10型和NP-10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剂可以是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和硫酸酯盐类的一种或几种,最好是十二烷基苯磺酸盐。南京钟山化工厂生产的混配性农用乳化剂系列产品6021-C、6202-B、8203-8206等,其主要成分就是上述的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物,均可用作本发明的乳化剂。
上述的液体产品在使用前,根据需要用水稀释至400-1200倍,搅匀,即可直接喷施于植物的枝叶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上明显优点:
1、皂化用的碱金属用量低,对植物无刺激性。
2、用氨作环烷酸盐的溶剂,用尿素作助溶剂,不仅提高了该微肥的有效成份,且工艺简单、成本低,也避免了对植物及土壤的污染。
3、使用乳化剂含量低,也可以不用乳化剂。
以下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将粗酸值为196mgKOH/g的环烷酸1000克与1000毫升水一起加入带搅拌的φ2600×3000不锈钢反应器中,再加入浓度为36%(比重1.388)的氢氧化钠溶液390克,升温、加热并搅拌。在85℃的温度下反应1.5小时。将皂化液转移至另一同样的反应器中,往其中加入浓度为0.079克Zn++/毫升的硫酸锌溶液1500毫升,搅拌,直至生成粘稠状沉淀,移去水相并用清水洗涤沉淀,除去其中所含的无机盐杂质,即得环烷酸锌(其中含水约25%)。
往上述的环烷酸锌中加入浓度为13%,比重为0.946的氨水900毫升,尿素1300克,水500毫升,搅拌,得棕色透明的液体产品。其中,环烷酸锌占液体微肥的27%(重量),纯氨占液体微肥的3%(重量)。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巴陵石油化工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巴陵石油化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55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铁路车辆轴温用示温报警涂料
- 下一篇:内燃机车柴油机的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