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色玻璃无效
| 申请号: | 90105342.2 | 申请日: | 199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85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曹树梁;吕伟;杜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树梁 |
| 主分类号: | C03C6/10 | 分类号: | C03C6/10;C03C4/02;C03C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黑色 玻璃 | ||
本发明涉及黑色玻璃,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用提钒尾渣生产黑色玻璃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用上述方法生产的黑色玻璃制品。
以前黑色玻璃以加入铁、铬、锰、钴、镍等过渡金属氧化物为黑色着色剂,这种着色剂价格高,美国专利4191546(1980.3.4)描述了以电厂粉煤灰为黑色着色剂及原料之一制造黑色玻璃的方法,加入粉煤灰实质上是以碳素物质为黑色着色剂,高温下碳素容易烧掉,使所得玻璃的黑色不够深,黑色不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目前大量堆积的工业废弃物-提钒尾渣作为黑色着色剂及原料之一制造黑色玻璃。从而得到黑度稳定的黑色玻璃。
本发明的特殊性在于:提钒尾渣的主要成分是铁、铬、锰、钒、钛等过渡金属复杂化合物,提钒尾渣在产生过程中已多次经过高温熔炼,所以这些化合物十分稳定,在玻璃熔制过程中,不会烧掉,能够形成黑色深、黑色稳定的黑色玻璃。提钒尾渣也是很好的成核剂,对这种黑色玻璃采用通常生产微晶玻璃的热处理工序,即可得到黑色微晶玻璃。
搪瓷制品的搪瓷层,陶瓷制品的釉层本质也是玻璃,本发明所述以提钒尾渣为着色剂及原料之一生产的黑色玻璃,通指黑色玻璃制品、黑色搪瓷、黑色釉等黑色玻璃质物体及黑色微晶玻璃质物体。
提钒尾渣是这样产生的:钒钛磁铁矿经熔炼得到含钒铁水,含钒铁水经吹炼得到钒渣,钒渣加入辅料进行焙烧,将焙烧料进行浸取提钒,所剩余的残渣即为提钒尾渣,由于钒钛磁铁矿产地不同和生产工艺的差别,所产生的提钒尾渣化学成分也有一些差别,一般提钒尾渣的化学成分为(%):
Fe2O3TiO2MnO2V2O5Cr2O3SiO2Al2O3
50-70 4-10 2-8 0.5-2 0.002-5 8-26 1-5
CaO MgO K2O Na2O
0.5-3 0.5-3 0.01-2 2-6
提钒尾渣中过渡金属化合物达到80%左右(本文百分数均指重量百分比),是一种很强的着色剂,在普通玻璃中加入1%的提钒尾渣就可使玻璃呈现黑色,提钒尾渣产生过程中多次经历高温熔炼和复杂的配料提炼过程,在提炼过程中加入的大量钠盐对形成玻璃体十分有用,所以其特殊性又在于单纯的提钒尾渣就可制造黑色玻璃,所述黑色玻璃中提钒尾渣作为黑色着色剂及原料之一加入量可以是1-100%。因此本发明所述的黑色玻璃具有较宽的配方组成范围和成分范围,一般地说在通常的玻璃原料中加入1%-100%的提钒尾渣均可形成黑色玻璃。提钒尾渣还可与其它多种工业废渣一起熔融制成黑色玻璃,所述其它工业废渣包括:硼泥(制硼酸的废渣)、赤泥(制氧化铝的废渣)、炼铁、炼钢废渣等。
本发明所述黑色玻璃经常规微晶化处理后硬度可达莫氏7度,抗折强度可达1000公斤/平方厘米左右。
本发明所述黑色玻璃、黑色微晶玻璃可用于制造建筑物装饰板、家具、办公室用具的结构材料和装饰面板材料、艺术品、日用器皿等黑色玻璃制品。上述制品经表面磨光后黑色深沉、光亮如镜、具有庄重、华贵的装饰效果。
实施例:
1.提钒尾渣50份、石英砂40份、碳酸钠5份、硼砂5份(均指重量),混合后加热熔融,物料的熔化澄清温度为1440±20℃,浇注成型温度为1370±20℃,退火时恒温640℃5小时,640-320℃时降温速率为20℃/时,320℃以下自然冷却,微晶化处理时室温至900℃升温速率1℃/分,900℃恒温5小时,停炉冷却至室温。
2.将提钒尾渣50份、石英砂30份、钢渣5份、硼泥15份(均指重量),混合后加热熔融,物料熔化温度1450±20℃,浇注成型温度1380℃,其余同例1。
3.将提钒尾渣装入坩埚加热,熔化温度1510℃,浇注温度1400℃,其余同例1。
4.提钒尾渣5份、石英砂85份、碳酸钠5份、硼砂5份(均指重量),混合后加热熔融,物料熔融温度1460℃,浇注温度1390℃,其余同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树梁,未经曹树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53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