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材循环式污水净化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103737.0 | 申请日: | 199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83A | 公开(公告)日: | 1990-12-05 |
发明(设计)人: | 岩井勇;韮沢千勝 | 申请(专利权)人: | 岩井勇;韮沢千勝 |
主分类号: | C02F3/22 | 分类号: | C02F3/22;C02F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全永留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横浜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污水 净化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使用滤材的污水净化方法及其装置的改进。
所谓使用滤材的污水净化方法就是把滤材置于净化槽内,通过在所说的滤材表面上繁殖的需氧菌或者厌氧菌使污水净化的方法。
然而,这种污水净化方法存在着会使净化能力下降的这类因滤材的污泥等堵塞孔眼的问题。
作为解决孔眼堵塞的方法,以往采用的有着眼于滤材本身使之难以产生孔眼堵塞的方法或先预净化到一定程度再对浓度降低的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等。
可是,对预净化的方法来说,预净化本身既是相当麻烦的事又预净化仅仅只能延迟孔眼堵塞,而不可能防止孔眼堵塞本身的产生。结果,不得不定期地进行操作非常费力的滤材洗净乃至更换。
另外,滤材本身的设想还可参见例如日本专利第1343032号(特公昭61第2440号),由于球形滤材具有浮动性且相互难以聚合,可获得相当高的孔眼堵塞的抑制效果,但是最终孔眼堵塞本身的防止仍不够彻底。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有效地防止滤材本身孔眼堵塞的污水净化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滤材循环式污水净化方法,其中在放置滤材的净化槽内,于上下开口的筒体上以上下方向分区形成循环用通道,在所说的循环通道内,使从下方供给的空气呈气泡状且使其在循环通道内上浮。借助于该气泡的上浮力,形成以循环通道作为流源的水流。以所说的水流使净化槽内的滤材循环地流动。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方法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即只要滤材始终在运动就可有效地防止孔眼堵塞。利用空气产生的气泡的上汽力,使滤材不断地循环流动,由于滤材不断地循环流动,故而防止了因污泥等造成的孔眼堵塞。
并且,为了使气泡的上浮力能更有效地促进滤材的循环流动,在上下开口的筒体上以上下方向分区形成循环通道,在所说的循环通道内从下方供给空气。即,随着由气泡上浮力所形成的水流,滤材从下方进入循环通道。该滤材与水流一起在循环通道内上升,在上方从循环通道内出来之后,由气泡在水面上破裂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使其一边向周围扩散一边向下方沉降,再从下方进入循环通道,如此反复地进行循环。
本发明的方法由滤材循环式污水净化装置高效率地实施,其中在放置浮动性滤材的净化槽内,在上下开口的筒体上以上下方向形成循环通道的同时,在所说的循环通道的下方设置供给空气的给气管的给气口。
本发明的滤材循环式污水净化方法及装置通过使由给气管供给的气泡在循环通道内上浮,利用气泡的上浮力使滤材循环,同时利用气泡上浮所产生的振动使污泥等自动且固定不变地从滤材上去除,可以有效地防止滤材式污水净化中所存在的大障碍-滤材本身的孔眼堵塞,从而可大大地提高滤材式污水净化的效率。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滤材循环式污水净化装置的示意截面图;
图2为沿图1中所示的Ⅱ-Ⅱ线截取的示意截面图;
图3和4分别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滤材循环式污水净化装置的示意截面图。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本实施例涉及接触曝气用滤材循环式污水净化装置。滤材循环式污水净化装置D1,如图1和2所示,在净化槽1内设有循环通道3P。
净化槽1呈箱状,由平顶41、床42以及四面侧壁43围成。一方的侧壁43设有污水流入管9,而另一方的侧壁43设有净化水排出管10,在再下方比床42稍高处设置底板7。底板7可成炉栅状或者网状,为的是在放出净化槽1中的污水时,不使下述的滤材A到达净化槽1的底。
循环通道3P是在上下开口的筒体3上分区形成的,筒体3设置成用托架5悬吊于净化槽1内,其上端3u与污水面M保持一定的间隔La,而下端3d与在污水中浮游呈集合状的滤材A的集合体的底线BL保持一定的间隔Lb。如以下说明所述,为了更顺利地进行球状滤材A的循环,最好是筒体3的内径及间隔Lb为滤材A的直径的二倍以上,而间隔La为等于或者大于滤材A的直径。另外,可以采用圆筒或方筒作为筒体3。
在循环通道3P内,空气供给用的给气管4的给气口4′以靠近循环通道3P的下方配置。
再有,循环通道3P的下方,在床42中设有污泥沉积用的凹槽11。凹槽11中沉积的污泥可由与泵P3相连接的抽吸机12在适宜时排出。
设置在净化槽1的两端部的曝气泵P4的任务在于供给曝气用空气以及把凹槽11以外的床42部分中沉积的污泥等集中到凹槽11中。也就是说,曝气泵P4以箭头X所示把空气供给整个净化槽1,同时在供给空气的压力下产生沿床42流动的水流,把污泥等集中到凹槽1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岩井勇;韮沢千勝,未经岩井勇;韮沢千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3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