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像机快门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90102620.4 | 申请日: | 1990-05-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18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13 |
| 发明(设计)人: | 袁凯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凯鸿;余长琅 |
| 主分类号: | G03B9/14 | 分类号: | G03B9/14;G03B9/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峰章 |
| 地址: | 香港九龙牛头***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照像机 快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照像机的快门系统,特别是一种具有电磁、永磁平衡启动装置的照像机快门系统。
现有的照像机电子快门大概有如下几种:
图1中示出了一种电子快门系统,它的动作是当拍照时按下拍照制动杆10,则动杆14受弹簧157之拉力而向左方移动,与此同时电子触点12接触,电子控制电路20开始工作,向线圈18供电,使电磁铁产生磁力,将衔铁16吸住,由于杆14向左运动,电磁铁吸着衔铁16也向左移动,从而将快门叶片24向左推,而快门叶片22向右移动,从传将快门开放。当符合曝光量时,电子控制部分12自动停止供电给线圈4,电磁铁失去磁力,将衔铁16释放,快门叶片受弹簧25之拉力而恢复到原来位置,将快门关闭。这种类型的电子快门系统在目前的照像机中应用很广泛,但由于它的结构复杂并且零件较多,所以其制造成本很高。
图2中示出了另一种类型的电子快门系统,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按下快门按钮10时,接通电子触点12,电子控制部分20开始向线圈18供电,电磁铁将摆杆14吸动,弹簧15将快门杆17向下拉,从而使快门片22、24朝两侧摆动,将快门开启。当曝光量符合要求时,电子控制部分20自动停止向线圈18供电,电磁铁失去磁力,将摆杆14释放,弹簧15将其拉到原来的位置,从而将快门关闭。这种电子快门系统的曝光控制准确度甚差,而整个快门系统的零件也较多。
图3(a)和(b)中示出了第三种类型的快门,其中图3(a)是图3(b)K-K线的剖面。它的动作是:当按动拍照快门触点10时,电子控制部分20向印刷电路板(PCB)32上面的线圈18供电,而印刷电路板32是在导磁铁板36,38的磁场中,在此部分磁场中的导线电流均是沿图3(a)中所示的流入台面的方向。因此导线的磁场和导磁铁板36,38形成的磁场相互间之作用力,推动线圈18向左方向移动,带动印刷电路板绕轴30做顺时针方向的摆动。利用此力将快门叶片22,24开启,电子控制部分20停止向线圈18供电时,印刷电路板将受弹簧25之力向反时针方向摆动,将快门关闭,这种电子快门在整个照像机中所占的空间相当大,而且部件的成本高。
当然尚有其他类型的电子快门系统,但每一种均存在着类似的如部件多,装配工序多,占用空间大,成本高等问题。另外,这些已知的快门系统还存在着快门机构的平衡很差,因此,导致了作用在快门机构上的力随着照像机的角度变化而变化,进而导致曝光时间的变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不受照像机角度变化影响的照像机快门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快门系统,包括二个固定在支架上的快门叶片,一个励磁线圈,一个装在线圈轴线上的永久磁铁,其磁极分别接近和远离线圈的中心线,线圈或磁铁作为可移动部件设置成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沿线圈轴线相对运动,其中磁铁分别沿轴向离开和靠近线圈的中心线,偏压装置弹性偏压磁铁或线圈,使它们各自朝向第一位置,励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力能够克服偏压装置的力并使线圈和磁铁相对运动进入第二位置,一个联动件把磁铁或线圈与快门叶片连接,以便借助线圈和磁铁进入第二位置的相对运动把快门打开;偏压装置还包括一个平衡杆,它们可旋转地设置以便使该杆的重量基本上平衡快门机构的重量,而与照像机的放置角度无关。
在移动部件和快门叶片之间的联动件最好是一个栓,该栓从移动部件上凸出并接合在每个快门叶片的槽内。偏压装置的平衡杆可旋转地装在照像机机身上,该杆的一部分贴靠联动件,平衡杆被偏压,促使磁铁或线圈到达第一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快门系统,其结构简单而且装配简易,所占用的体积小,因此,其成本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3分别表示了三种不同的现有照像机的快门系统;
图4表示了一个线圈和一个永久磁铁相互分开后的磁场形式;
图5表示了一个线圈和一个永久磁铁相互接近时的磁场形式;
图6表示了线圈的极性分界线与磁铁的极性分界线重合时的磁场形式;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其中表示了具有一个可动永久磁铁的快门系统的主要组件;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表示了具有一个可动线圈的快门系统的主要组件;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快门系统的部分剖视透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快门系统的部分剖视透视图;
图11是一种不带有本发明的平衡杆的快门系统的图示;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快门系统在垂直位置的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凯鸿;余长琅,未经袁凯鸿;余长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26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