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震楼板无效
| 申请号: | 90100760.9 | 申请日: | 1990-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76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绮芸;曾宪光;孙仁范;吕沛先;罗祖相;梁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抗震办公室 |
| 主分类号: | E04F15/18 | 分类号: | E04F15/18;E04F15/024 |
| 代理公司: | 建设部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处仁 |
| 地址: | 北京市安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楼板 | ||
本发明属于一种建筑构造,特别是一种楼板的隔震构造。
大型计算机及高精度设备广泛应用于科研、设计、生产领域,这类设备的价值远比建筑物昂贵,而其抵抗地震的性能很差。为了在地震区内使这些仪器设备免遭破坏,通常需对这些设备采取隔震或减震措施。
现有对设备自身采取的隔振措施,只能隔离和缓解垂直向高频机械振动的干扰,对于水平任意向的地震,现有隔振措施没有任何隔震作用。活动楼板的隔震,一般用基底隔震,其隔震控制方法有多种,但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的极少,因为即使同样采用滚珠、弹簧等元件组成,而由于这些元件有各种不同构造,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装置,隔震效果会是截然不同的,且其性能随阻尼装置的不同而变化。
如日本专利:平1-174737“利用库伦摩擦原理的隔震装置”,公开日:平成1年(1989)7月11日,其隔震机构有隔震、阻尼、限位三部分组成,其中,由上部摩擦板、下部二种摩擦板、滚珠、调节楔块等6种元件组成支点隔震器;由水平弹簧、板弹簧、位移滑动装置、线材、调节器等7种元件组成隔震的位移限止装置;由阻尼装置和上部摩擦板、下部二种摩擦板组成阻尼系统。用轴承连接件和刚性杆将隔震、限位二种装置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三维隔震体系。这种装置结构复杂,成本昂贵,虽然利用水平弹簧和板弹簧与隔震滚珠组合,可以进行三维隔震,但因弹簧的刚性起了一定刚度作用,该隔震体系就有了一定刚度,其自振周期只能控制在2~4秒,因此,隔震效果将随地震烈度的提高而降低,体系的阻尼除专门的阻尼装置外,尚有二种摩擦耗能板组合,构造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是,应用浮滑原理,采用大阻尼浮滑防震方案,设计一种隔离地震影响的隔震楼板,使其装置简化,成本降低,在工程上应用可靠,隔震效果显著,以解决目前精密仪器、设备在楼层上的隔震问题。
本发明的隔震楼板,由活动地板、活动地板支架、浮滑器、位移控制器、防震控制器组成,活动地板与活动地板支架构成刚度比较大的活动楼板,其四角下面设置在浮滑器上,其四角上部与防震控制器连接,其四周侧边与位移控制器连接。
活动地板是由3×4块地板块组成1.80×2.40平米的基本单元,每个地板块为60×60平方厘米,由木板作成。
活动地板支架由型钢作杆件,用螺栓或柳钉连接成构架,上铺活动地板后,形成活动楼板。
浮滑器由上滑板、下滑板和滚珠组成,上滑板与活动地板支架连接,下滑板与结构楼板(即不隔震楼板)连接,在上滑板与下滑板之间设置的滚珠可以是3~5个,用定位支架联成一体。平时浮滑器承受由活动地板支架传来的垂直荷载,当发生水平任意向地震时,下滑板可与结构楼板一起震动,滚珠产生滚动,起隔震作用。
位移控制器由一系列变刚度弹簧与弹簧固定支架组成,在活动地板支架的每一侧可以设置数个(如2~4个)位移控制器。位移控制器上弹簧一端固定在活动地板支架上,弹簧固定支架一端固定在结构楼板上。变刚度弹簧是形状相同、直径不同、簧距不等的若干个弹簧,其数量由隔震楼板设计决定。位移控制器可以限制活动地板的横向位移,保证活动地板在地震后能够及时复位。
防震控制器由控制上板、控制下板、定位销、抗剪销、承重销组成,设置在活动楼板与结构楼板上的不隔震楼板之间,活动楼板每一侧可设置2-3个。控制上板与活动楼板相连,控制下板与结构楼板上的不隔震楼板相连,控制上板与控制下板藉相搭接处的定位销,抗剪销,承重销连为一体,平时将活动楼板与不隔震楼板联为一体,保证人员工作活动;当预期地震发生时,防震控制器解体,活动楼板与不隔震楼板分开成为两个独立部分,并相互保持一定间隙,可以保证活动楼板在浮滑器支承上水平震动,发挥隔震功能。
本发明可对水平任意向地震进行隔震,隔震效果随地震加速度增大而增大,隔震楼板自振特性可根据活动楼板上设备仪器重量、建筑楼层结构、地震烈度、场地条件进行调整,自振周期可达2秒,阻尼比可大于10%。实物在5×5平米大型振动台上进行了地震模拟试验,不隔震楼板上的加速度反应随振动台上加速度加大而放大;隔震楼板的反应,却随振动台上加速度加大而成倍减小。当振动台输入加速度为0.2~0.5g时,隔震楼板上的反应加速度一直保持在0.15g以下,隔震效果高达80%。对大于200g水平向地震,均能有效地隔离到150g以下。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隔震楼板平面图
图2是图1的1-1剖面图
图3是隔震楼板的浮滑器结构图
图4是隔震楼板的位移控制器结构图
图5是防震控制器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抗震办公室,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抗震办公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07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门控制装置
- 下一篇:立体书画的书写、绘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