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造纸机用双刮刀机构及其调节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0100731.5 | 申请日: | 1990-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41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9-05 |
| 发明(设计)人: | 佩卡·图蒂伦;安蒂·卡霍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美德造纸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21G3/04 | 分类号: | D21G3/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桦 |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机用双 刮刀 机构 及其 调节 方法 | ||
1、造纸机用双刮刀机构,它包含一个第一刮刀片(12)和一个第二刮刀片(14),它们安装成可刮铲同一辊筒表面(T1),其特征在于,双刮刀机构(10)包括一个第一刮刀横梁(11)及其上的一个第一刮刀片(12)和一个第二刮刀横梁(13)及其上的一个第二刮刀片(14),第一刮刀横梁(11)和第二刮刀横梁(13)在其端部用端板(15a,15b)连接起来,并在刮刀横梁(11,13)与端板(15a,15b)之间形成一个空隙(c),从辊筒表面(T1)刮下的材料或纸片可自由地通过该空隙(C)进入碎浆杋。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刮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双刮刀机构(10)包含可使刮刀横梁(11,13)单独地且彼此互不相关地相对于端板(15a,15b)转动的部件(16a,16b;24)。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双刮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双刮刀机构包含位于端板(15)与刮刀横梁(11;13)间的轴颈(16a;16b),通过调节机构(24)可使刮刀横梁(11;13)在上述轴颈上绕其中心轴线(X2,X3)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的造纸机用双刮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其调节机构(24)包含既与端板(15)连接又与刮刀横梁(11,13)连接的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双刮刀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节机构(24)包括一个螺钉(27),它用来与连接到刮刀横梁(11,13)上的托架(25)和连接到端板(15)上的销子(26)相连接,因此,通过转动螺钉(27),可使刮刀横梁(11;13)绕其转动轴线(X2;X3)转动。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双刮刀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双刮刀机构的每个刮刀横梁(11;13)用螺钉(18)固定到端板(15a,15b)上,因而,当松开螺钉调节刮刀横梁时,在调节机构(24)使刮刀横梁(11,13)转动的同时,与刮刀横梁(11;13)相接合的螺钉(18)在端板(15a,15b)中的曲线形开口(19)内滑动。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双刮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端板(15a,15b)带有一个转轴(17a,17b),借助转轴(17a,17b),整个双刮刀机构在致动机构(29)的带动下绕整个机构的几何转动轴线(X1)转动。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双刮刀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刮刀片(12,和/或14)带有喷射润滑液,最好是水,的喷管(31),从而使刀片(12,14)间的辊筒表面(T1)得到润滑,并且,溅落的水可直接并自由地流过刮刀横梁(11,13)间的空隙(C)。
9、调节造纸机中双刮刀机构的刮刀片(12,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刮刀片(12,14)安装在各自的刮刀横梁(11,13)上;因而,借助调节机构(24),使刮刀横梁(11和/或13)相对于固定到刮刀横梁(11,13)上的端板(15a,15b)转动,便可调节固定在刮刀横梁(11,13)上的刮刀片(12,14)。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横梁(11和13)可以绕其转动轴线(X2,X3)彼此互不相关地转动。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9或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刮刀横梁(11,13)的转动由固定在端板(15a,15b)与刮刀横梁(11,13)间的轴颈(16a,16b)进行导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刮刀横梁(11,13)都通过调节机构(24)而转动,该机构(24)用来既与端板(15)连接又与刮刀横梁(11,13)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24)含有一个螺钉(27),借助该螺钉的转动,可使刮刀横梁(11,13)相对于端板(15)转动,而螺钉(27)既与刮刀横梁(11;13)相连接,又与端板(15)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美德造纸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维美德造纸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07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