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膜电极及其制法无效
| 申请号: | 90100537.1 | 申请日: | 1990-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01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尹维平;于地;陆龙波;林德伟;南振英;王福永;朱正阳;李永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淀太阳能新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03 | 分类号: | H05B3/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及其 制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膜电极,它属于一种陶瓷型无机复合材料厚膜电极及其制法。
五十年代,国际上针对电热丝加热方式存在的缺点,成本高(镍铬电热丝,每公斤100~381元,必须配有电炉盘、云母片及其他耐温绝缘辅助材料才能使用),热效率低(≤75%),使用寿命短;有人提出了薄膜式电发热体即电热膜的设想。至今这方面的研究仍在继续并且取得了很大进展。电极是整个电热膜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已有的电热膜电极可参看《化学镀膜技术》一书(第182页,赵涛、赵俊民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其中例举了三种电极,第一种化学镀银再电镀铜,缺点是结合力差,易断裂,膜层薄(≤0.012mm),导电截面小,铜层易氧化,工艺也相对复杂;第二种银膏法,含银100%,成本高,完全靠机械附着,易脱落,同样不能制成厚膜,导电截面小;第三种电镀铑,铑是一种稀有昂贵的金属,成本更高,也同样存在上述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机复合材料厚膜电极及其制法,它克服了上述电极存在的缺点,它是在导电粉末材料中加入无机粘结剂,经烧结使导电粉末相互搭接而形成微观网络式导电通道来实现的。
本发明由石墨粉、银粉和氧化铅、氧化硼、氧化硅三种氧化物组成,其组分配比为(重量%):石墨25~30%,银25~30%,氧化铅30~35%,氧化硼6~8%,氧化硅2~4%,其中石墨资源充足价格低廉,三种氧化物组成的无机粘结剂性能稳定,不易老化。厚膜电极本身可耐受急冷急热,不龟裂、不脱落。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将粉末状的氧化铅、氧化硼、氧化硅充分混合均匀,于800~1000℃下熔烧,制成料块,经球磨、过筛后,制成中间体备用(在中间体中还可以添加适量锌、钠、钾、铝、铁、锂、钡、钴、镍、钛、锆、铜、锰、铋等,也可以有选择的添加其中一种或几种,采用相应的氧化物或盐类化合物为原料,与中间体的原料混合均匀后,经熔烧球磨、过筛后备用)。然后将中间体与石墨粉、银粉充分混匀,加入适量的松油醇调制成粘度适当的浆料,采用丝网印刷、喷涂或刷涂工艺制成所需的电极图形,于150~200℃下烘干10~20分钟,置于500~550℃下烧结10~15分钟即成。
本发明的技术参数:
电阻率:10-3~10-4Ω-cm
耐温:≥300℃
耐湿性:≥95%(相对湿度)
适应于底材线膨胀系数范围:0~300×10-7
膜层厚度范围:0.05~0.60mm
引入导出电流范围:0~15A
牢固度:100%(含有无机粘结剂)
本发明的用途:
①制备电热膜电极。
②制备导电联接膜,可将独立的电热膜相互联接,或将电热膜局部短路。
③在任何其他耐温绝缘材料表面制备导电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是:一、能制成厚膜,因而有足够的导电截面,能引入导出大电流;二、制备工艺和材料特性(如欧姆接触)可以和电热膜相匹配,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机械化、自动化批量生产;三、组分中含有无机粘结剂,能在不同线膨胀系数的底材上制备厚膜电极,不会出现由于底材线膨胀系数的不同,所造成的厚膜电极应力断裂、断路现象。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对比见下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配比及制造方法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1、配方:石墨(C) 26.5(wt%)
银(Ag) 29.4(wt%)
氧化铅(PbO) 34.5(wt%)
氧化硼(B2O3) 7.2(wt%)
氧化硅(SiO2) 2.4(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淀太阳能新技术公司,未经北京海淀太阳能新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0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色颜料涂层的燐光体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氮气生产的膜分离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