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复用全塑安全注射器无效
| 申请号: | 89221907.6 | 申请日: | 1989-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9593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7-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岩 |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 |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赵淑平 | 
| 地址: | 河南省商丘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复 用全塑 安全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
现在我国许多医院普遍使用的皮下普通玻璃注射器,存在可能引起交叉感染的问题,因注射器反复多人多次使用,引起各种病毒通过注射器,而交叉感染,给人民健康带来很大违害。目前国内少数医院使用的一种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原有的玻璃注射器结构上一样,只是在针栓前部加了橡胶帽,实际上可以重复使用,交叉感染的问题,仍然存在,难于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注射器针栓前部位增加了不可重复使用、毁坏装置的全塑安全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针头(1)、(11)、针管(5)、针栓(10)。包括活塞(9)、密封槽(2)、保险孔(14)、保险销(3)、拉索(4)、保险索(12)、方头带孔推杆(7),及塑料封片(8)组成。其特征在于金属针头和塑料针管热塑合为一整体,针栓(10)中有一园柱体活塞(9),活塞前中部有一密封槽(2),上套一橡胶密封环(16),活塞的侧面有一半园型导槽(13)、活塞中部有一横贯通保险孔或半贯通孔和保险销(3)、保险索(12);保险销(3)和拉索(4)、保险索(12)可从导槽(13)引出,活塞后部正中有一固定方孔(15)和带孔方头推拉杆(7);针管后部有一塑料封片(8)控制针栓不能脱出。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在针栓(10)中增加了毁坏装置(3)、(4)、(12)、(14)、(15)使注射器只能使用一次,拉掉保险索或销,注射器自然毁坏不能再使用。
使用注射器时,用手拉针栓(10)的方头推拉杆(7),进行抽吸药液,针栓中的方头带孔推拉杆(7)装在固定方孔(15)孔内,保险索(12),保险销(3)、拉索(4)穿入活塞中的保险孔(14)和方头带孔推拉杆(7)的孔中,使活塞(9)和方头带孔推拉杆(7),保险索、销(3)、(4)、(12)为一整体针栓,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抽吸药液,可以一次性抽吸药液,也可多次配药液,注射后,针栓在推进压力作用下把药液推出,针栓解除压紧状态,保险销(3)、保险索(12)被尼龙线拉索(4)和记录卡片(6)拉出脱位,记录卡片(6)由医务人员存档或病人保营,督促医务人员把保险解除,此时,活塞(9)方头带孔推拉杆(7),保险索、(12)、(3)、(销)、三者处于分离自由状态,注射器毁坏成为废品,不能再重复使用。本使用新型注射器,中大号容积在20ML(以上使用保险销(3),小号注射器容积在5ML-15ML,不用保险销(3)单使用保险索(12)、保险索为尼龙线制成,保险销为塑料小管加尼龙线制成,把保险销,保险索用60度医用石蜡浸泡过,把保险索头,保险销安装固定在针栓中的保险孔中。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适用液态药物,也适用粉剂,液混合药物。
附图说明
图1、图2、注射器示意图、图(3、4、5、6、7、8、9、10、11)另件图
插座式针头(1)、密封槽(2)、保险销(3)、拉索(4)、针管(5)、记录卡片(6)、方头带孔推拉杆(7)、塑料封片(8)、活塞(9)、针栓(10)、固定式针头(11)、保险索(12)、导槽(13)、保险孔(14)、固定方孔(15),橡胶密封环(1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注射器针栓前部增加了不可复使用的毁坏装置,和在针管后部增加了针管塑料封片,注射器可以一次抽吸液体药品,也可以多次混合配药,人为的控制毁坏装置不重复使用,避免了病毒通过注射器交叉感染,而本实用新型、加工工艺简单,原材料易购,造价低兼,是亿万人民医用保健必不可少的新型医疗器械。
实施例:
注射器5CM针管尺寸,小针管长76毫米,直径20毫米,针栓长90毫米,直径17毫米,活塞长20毫米,直径17毫米,导槽直径2.5毫米与保险孔成90度,保险孔直径1.5毫米密为贯通孔,中大号注射器为半贯通孔,保险销1.5毫米,拉杆方头尺寸长15毫米,直径6×4毫米,塑料封片园直径26毫米。
注射器针头用金属材料制成,针管用无毒聚丙烯材料,针栓用ABS塑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岩,未经刘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219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