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竹材及稿秆纤维锤磨机无效
| 申请号: | 89220750.7 | 申请日: | 1989-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82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1-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富;伍德成;夏明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万县地区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7L11/00 | 分类号: | B27L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四川省万县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竹材 纤维 锤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材及稿稈纤维锤磨机,它主要适用于将竹块加工成纤维及粉末,供生产竹材碎粒板之用,也可用于玉米稈、蔗稈等稿稈类及木材的纤维加工。
由四川省开县温泉工艺厂开发研究成功的竹材碎粒板,已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在全国50多个厂家推广应用。在此项新技术中,将竹块加工成纤维及粉末这道关键工序,是由两台30吨榨糖机和一台80型粉碎机完成的。采用先滚压后粉碎的加工方式,尖齿对辊使竹材纤维折断严重,厚度较小的锤片也加剧了纤维折断,因而粗短纤维及粉末较多,进而影响且热压成形后板材的抗拉及抗弯强度。现有粉碎机采用有孔眼(圆孔筛)或缝隙(栅条筛)的筛板,物料,可以从孔眼或缝隙中通过(即径向排料)。物料的粉碎粒度靠尺寸控制。另外上述三台设备及两条传送带的总投资在10万元以上,总装机容量为90千瓦,占地面积为60平方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设计一种成本低、能耗省、占地面积小的竹材及稿稈纤维加工机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主要用于将竹块加工成纤维及粉末,供生产竹材碎粒板的竹材及稿稈纤维锤磨机,包括进、出料口、锤头、转子圆盘、机体,采用从进料斗轴向进料,从出料管切向出料的组合形式,在靠近出料端的转子圆盘上安装有出料叶片,且沿机盖切线方向设有出料管,以实现靠气流轴向送料和切向排料。机盖与弧形齿板组成工作室,该齿板没有孔眼及缝隙,物料只能沿板面运行,物料加工后的粒度靠行程控制。
本机的锤头沿轴向分成若干组,同组内锤头重量相等,不同组的锤头重量不等,且从进料端到出料端逐渐减轻。锤头与物料接触的表面为光滑的曲线表面。各个转子园盘的直径不等,进料端的转子圆盘直径较小,出料端的转子圆盘直径较大。机盖内表面与靠近出料端的1-3个转子圆盘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阻料圆环,该环的内径与转子圆盘的外径留有不大于5毫米的间隙,使大尺寸物料无法从此间隙通过,而只能沿弧形齿板表面通过,增加锤击和搓磨的机会。
本实用新型经实施证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合理,竹材利用率高。加工出来的细长纤维多,粉末含量低,从而提高了热压成形后板材的抗拉及抗弯强度和外观质量。
2.结构简单、成本低。省去减速器、传送带及液压装置,使结构大为简化;易于制造、使用维修及安装调试。设备成本2.5万元,为现有技术的1/4。
3.能耗省。配用动力30千瓦。为现有技术的1/3。按全年加工250天、每天工作20小时计算,全年节约用电30万度,按工业用电每度0.08元计,可节约人民币2.4万元。
4.结构紧凑,占地面积仅3平方米,为现有技术的1/20。
5.减少操作人员1-2人。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本机主要由主轴(3)、转子圆盘(4)、皮带轮(6)、电动机(7)、机体(9)、阻料圆环(12)等零件组成。物料从进料斗(1)落入机盖(8)与弧形齿板(10)所形成的工作室,受到高速旋转的锤头(2)的不断打击,以及锤头(2)与弧形齿板(10)共同对物料的挤压、搓擦等多种作用,使物料不断由块状分裂成条状,继而分裂成粗、细纤维及粉末。由进料端逐渐向出料端移动,在出料叶片(5)的离心力及气流作用下,由出料管(11)排出并送入干燥机的星形进料器中。附图实施例的外形尺寸为2.2×1.2×1.5(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万县地区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四川省万县地区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207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