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袖珍式摩托车充气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9220612.8 | 申请日: | 1989-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151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6-13 |
| 发明(设计)人: | 杜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炊 |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师范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维珍 |
| 地址: | 河南省清丰县中原油***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袖珍 摩托车 充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为摩托车轮胎作应急充气及修补的装置。
目前,为摩托车充气大都采用各种气泵产生的压缩空气,但这些泵都是定点、定时服务的,与摩托车自身毫无联系。而摩托车临时需要充气的情形是经常发生的,上述充气的器具和方式给摩托车的骑乘带来麻烦。为了改善这种充气方式,特设计本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充气凡尔和摇把组成的袖珍式摩托车充气装置。该装置可与其他工具一同随车携带,並通过摩托车自身的发动机来完成充气。
图1、充气凡尔结构图。
图2、充气凡尔的俯视图。
图3、套筒扳手。
图4、摇把结构图。
图5、使用摇把充气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图1,充气凡尔由凡尔体5、阀座2、阀门3、弹簧4、大小头6组成。其中凡尔体5下端有配合接头1,中心设有气道8,气道8连通气室9,气室9上部连接带有气道7的大小头6,在气室9的下端面设有阀座2並连接阀门3和弹簧4。如图2,凡尔体5的上端和大小头6的中部均为外6方体。如图3,套筒扳手10的一端有内6方孔18,另一端有孔12,中部一侧面上有锉刀11。如图4,摇把由手柄14、止退垫圈16、丝堵17、套管13和套筒扳手10组成。其中手柄14的一端小头通过套筒扳手10上的孔12与套筒扳手10连接。手柄14的内部设有盲孔15,外部套装套管13及止退垫圈16,並于该端部镶有丝堵17。
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凡尔代替火花塞安装到发动机气缸盖上,利用摩托车发动机的活塞和缸套作压气筒,使用起动器采用盘车的方法,使发动机成为一台非机动打气泵。在将充气凡尔装到发动机气缸盖上后,气道8通气缸,盘车能使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当活塞上行时气缸内的空气被压缩,压缩空气经气道8顶开阀门3,经气室9及气道7出来,当活塞下行时阀门3在弹簧4的作用下关闭,压缩空气不能返回气缸,(因为发动机为二冲程,故活塞上行前气缸内总是充满空气)不停地盘车就可不停地得到充气。
套筒扳手10上的锉刀面11是为补胎修理所设的附属工具。在孔15内可装一只封装很小的补胎胶水。套管13可在手柄14上转动,丝堵17一是为孔15加封,另一是为套管13轴向限位。
使用时先将摩托车油箱闸门关闭,将化油器内的余油烧尽,再卸下火花塞,将充气凡尔的配合接头1装到气缸盖上的火花塞的位置上,用胶管一端连接大小头6,一端接车胎气门,然后便可使用起动器盘车充气。但在有些情况不能采用起动装置盘车充气时,如嘉陵50系列摩托车用起动脚踏盘车,为本车后轮充气,因后轮旋转就不能实现,此种情形可采用图4所示的摇把按图5方式盘车充气(图5中:20-固定磁电机飞轮的螺帽、21-磁电机飞轮、22-摇把、23-曲轴)
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是摩托车自动骑乘的必备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炊,未经杜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206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