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闪光标志灯无效
| 申请号: | 89220340.4 | 申请日: | 1989-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1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卢丽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丽卿 | 
| 主分类号: | E01C17/00 | 分类号: | E01C1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润华 | 
| 地址: |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闪光 标志 | ||
本发明属于交通标志,特别是无人控制的夜间自动显示的标志灯。
在一些无人管理的山路、铁路与公路交叉道口等处,夜间往往因没有灯光标志而发生交通事故。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无人控制的夜间自动发光标志灯技术方案,解决无人管制交通道路标志问题。
本发明的内容是由太阳能电蓄、蓄电池、控制电路和闪光电路组成的光控闪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电池F与蓄电池E联接构成电源充电回路,在回路蓄电池E正极前串接一个阻流二极管D1,同时太阳能电池F正极与控制电路的开关场效应三极管G7相联接,太阳能电池F、蓄电池E负极与控制电路负端相并联;控制电路是由四支三极管G1、G2、G3、G4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闪光电路由三极管G5、G6组成的放大电路和若干发光二极管并联组成,控制电路脉冲输出端与闪光电路中的放大电路相联接。
本发明实施方案如附图所示。附图是本发明闪光灯电路原理图。其中:硅太阳能电池F。铅酸密封蓄电池E。阻流二极管D1。短接线L。三极管G1、G2、G3、G4与电阻R1、R2、R3、R4、电容C1、C2组成自激多谐振荡器。场效应三极管G7是多谐振荡器开关,由太阳能电池F控制。三极管G5、G6组成放大电路,D2~D9是作为标志灯的发光二极管,R6~R13是各发光二极管的降压电阻。
本发明闪光标志灯电路工作原理是:太阳能硅电池F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经二极管D1向蓄电池E充电,并阻止蓄电池E反向放电,太阳能电池F同时经短接线L控制G7和多谐振荡器。F输出电压大于某一设定值时,G7控制多谐振荡器不工作。在黄昏或夜间F输出电压低于设定值时,解除对G7的控制。蓄电池E输出电流驱动多谐振荡器工作。其原理是F输入小于一定值时G7打开,电池E的电压直接加在G2的基极上,同时C1有电压,并直接加在G3的基极上,多谐振荡器开始工作。并同时激励G5和G6,G5和G6放大后使D2~D9的发光二极管工作点燃。R6~R13分别对应一个发光二极管,作为降压电阻。在太阳能电池负极与控制电路负极端联接线中有一个短接线L,短接线L是在运输时切断电路,安装使用时再接通。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无人控制的交通路段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的夜间标志灯,可以长期使用,无需维护管理,节省人力物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丽卿,未经卢丽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203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