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驾驶员电子醒脑器无效
| 申请号: | 89220251.3 | 申请日: | 1989-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100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6-13 |
| 发明(设计)人: | 郝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武斌 |
| 主分类号: | A61M21/00 | 分类号: | A61M21/00;A61F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北京市东单小羊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员 电子 醒脑 | ||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汽车驾驶员在炎热季节或长途行车时容易疲劳困倦,精力稍不集中就可能发生交通事故。本发明是用电子致冷技术即半导体致冷器降低头部表面温度,使头脑保持清醒状态,精力集中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中枢神经在头部,当头部得到冷却时,在大脑中枢神经的指令下,全身的血液循环就会加快,使人产生一种神清志明的感觉。测试数据表明,人的头脑温度保持在12℃~15℃时,是大脑活力的最佳状态。
本发明是利用半导体致冷器来降低头部表面温度,使其保持在12℃~15℃之间,从而使头脑保持清醒。
半导体致冷器是根据珀尔帖效应的原理实现的,即:任何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联接成电偶,当通以直流电时,在接点处一端会放出热量,另一端则吸收热量。放热和吸热量由电流的大小来决定。半导体致冷器在我国已形成系例化,标准化产品,可直接连用标准器件。
本发明是将半导体制冷器的吸热端与一小片铝片接触,热端与铝制或铜制散热器接触,用两个螺丝把半导体制冷器夹紧在小铝片和散热器之间,并在其间加一层隔热材料。半导体致冷器是温差型元件,热端必须散热良好才能使冷端达到所需的温度,因此在散热器前面加一个录音机用的超微型电机带动叶轮对散热器进行强制风冷。电机安装在外壳的套内,并用胶垫减震,外壳固定在散热器上,在散热器上装有一个宽的松紧带用于把醒脑器固定在头部,将与半导体致冷器冷端接触的小铝片帖在前额上,将电源线通过一只开关接在汽车电源上,通电后,半导体致冷器的冷端通过小铝片将前额的温度降致12℃~15℃,通过冷刺激使人头脑保持清醒。
本发明采用一片CT1-7103型半导体致冷器其电源电压12V,耗散功率25W,产冷量16大卡,重量200克。在工作时,吸热端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20℃~25℃,在环境温度低于35℃~40℃时,可将头部前额的温度降致15℃以下。
附 图 说 明
1.外壳;2.减震胶垫;3.微型电机;4.叶轮;
5.散热器;6.隔热层;7.半导体致冷器;8.小铝片;
9.松紧带;10.螺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武斌,未经郝武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202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