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电工万用器无效
| 申请号: | 89220141.X | 申请日: | 1989-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1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宇 |
| 主分类号: | B25F1/02 | 分类号: | B25F1/02;B25B7/22;G01R19/1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72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工 万用 | ||
本发明属于一种电工手动器具,特别是一种能够集剥线钳、尖咀钳、圆咀钳、试电笔、螺丝刀、活板手、电工刀七种电工工具的功能于一体的电工万用器。
公知的电工常见手动工具有尖咀钳、试电笔、剥线钳、圆咀钳、螺丝刀、扳手和电工刀。这七种工具常为电工工作的随身工具,其缺点是,任一种都不能成为单独完成电工配线和接线工具,且总体生产成本高、工作效率低、携带不便,零散容易丢失。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告号2042778U虽然公开了一种具有弯线、裸线和掐线三种功能的电工多用钳,这种钳比起传统的电工钳其工作效率虽有所提高,但用它不能单独完成电工验电、接线的基本作业。且它的造型也是传统的“剪刀型”,因此造价也不会低。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电工万电器,它能够代替剥线钳、尖咀钳、圆咀钳、电工刀、试电笔、螺丝刀、活板手七种电工工具的功能。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一固定的半园锥形刀外套上一开口的圆锥形旋转刀,固定刀由顶部往下分别为尖刀刃、裸线槽、切断面和固定端,根据导线截面的不同,裸线槽被做成多种规格,固定端被固定在绝缘手把上,为使剥去线端的绝缘层和煨圈这两个工序同时进行,试电笔采用半圆锥形金属测试触头,且与半圆锥形固定刀合成一个圆锥形,两者之间留有空隙让被剥导线穿过,测试触头与固定刀通过螺纹联接,可通过旋转测试触头将被裸导线或被切断物体进行预夹紧,套在半圆锥形固定刀外是一圆锥形开口的旋转刀,旋转刀由顶部往下分别是卡槽、内裸线槽、内切断面、内接触面、力臂和螺孔、力臂里面装有板手,板手可沿力臂伸缩、以便调节力臂的长度。制作电缆头时剥掉电缆外层绝缘层可用固定刀的尖刀刃与旋转刀的卡槽部分配合来完成,剥去线端的绝缘层和煨圆圈是通过固定刀和旋转刀的裸线槽配上试电笔的测试触头共同实现的,切断物体是通过固定刀和旋转刀的切断面来完成。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体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取下刀帽〈20〉后)
图3是图1万用器沿Ⅲ-Ⅲ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万用器沿Ⅳ-Ⅳ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1、2、3和4,一个具有高硬度和良好耐磨性的半圆锥形固定刀〈1〉被塑铸在绝缘手把〈4〉中,这里,固定刀〈1〉被做成包含有尖刀刃〈15〉、裸线槽〈16〉、导槽〈17〉以及固定端。绝缘手把〈4〉的外形被用具良好机械强度和高硬度的绝缘材料做成梅花状,以达到使用时既安全又省力的目的。开口圆锥形旋转刀〈2〉被套在固定刀〈1〉上,通过调位螺钉〈19〉沿导槽〈17〉旋转。旋转刀〈2〉被做成含有卡槽、裸线槽、切断面和螺孔等能与固定刀〈1〉各部分配合,力臂〈13〉通过铰销〈14〉与旋转刀〈2〉联接,要进行裸线和切断物体时,转动与旋转刀〈2〉相垂直的力臂〈13〉即可,不工作时力臂〈13〉可合上与旋转刀〈2〉贴在一起。由绝缘手柄〈10〉、蜗杆〈21〉、螺钉〈18〉和活动钳头〈22〉所组成的活板手通过螺钉〈11〉与力臂〈13〉连接,绝缘手柄〈10〉内有滑槽,与螺钉〈11〉配合就可以调节力臂〈13〉的长度,从而可增大力矩减少操作用力,还可通过拧松螺钉〈11〉使活板手从力臂〈13〉上取下来用作一般板手,平时可收藏在力臂〈13〉里。由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的测试触头〈3〉、绝缘外壳〈5〉、手触电板〈6〉、圆柱弹簧〈7〉、氖管〈8〉、限流电阻〈9〉所组成的试电笔,通过螺纹与固定刀〈1〉的固定端联接,测试触头〈3〉被做成半圆锥形,顶端被做成螺丝刀形状使试电笔能兼作螺丝刀用,这样半圆锥形的测试触头〈3〉与半圆锥形的固定刀〈1〉就形成一圆锥形,两者之间保留一定的空隙,这空隙与旋转刀〈2〉的卡槽相配合,让被裸导线或被切断的物体穿过,转动试电笔就可将置于测试触头〈3〉与固定刀〈1〉之间的物体进行预夹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宇,未经张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201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