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栅式压力敏感器无效
| 申请号: | 89219335.2 | 申请日: | 1989-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53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17 |
| 发明(设计)人: | 金太来;王连生;许静宇;杨晓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太来;王连生;许静宇 |
| 主分类号: | G01L9/02 | 分类号: | G01L9/02 |
| 代理公司: | 襄樊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樊灵芬 |
| 地址: | 44102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敏感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栅式压力敏感器,主要用于流体压力的测量,如汽车油压的测量。
目前测量汽车油压所使用的油压敏感器是采用镆合一双金属片结构。其工作原理是,镆合在额定压力下产生0.4毫米左右的相对位移,控制热敏双金属片带动的触点接通和断开,用接通和断开周期的变化达到调节流过二次仪表平均电流的大小来测出油路的压力。该装置由于初始应用位移小,再加上发动机的连续冲击振动,以及传递机件的小量变位均会引起测量系统的误差,另外双金属片在反复弯折中易于疲劳,通电电流断续导通,因此产生火花而致使触点烧死,整个装置失灵。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克服上述压力敏感器的缺点,提供一种测量准确、可靠,使用寿命长的栅式压力敏感器。
为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弹性波形腔体元件作为波形腔室,在产生压力时使弹性波形腔室受压后伸展,从而带动固定在其上的动触头运动,动触头与由绝缘片间隔的导体栅件叠加排列组成的静触头组一侧啮合,运动时与导体栅件的各导体逐个啮合,同时使导体栅件电气连接的电阻网络总等效电阻按一定规律改变,以被测压力的不同来改变与二次仪表串联电阻的阻值,即改变流过二次仪表电流的大小,测出流体压力的大小。
动触头可采用一导体小轮,如小齿轮、小棘轮、小圆滚轮,或者采用弯成一定角度的弹性元件。
图1为汽车油压敏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如图1所示,油腔8为一弹性波形管,其一端与底盘7钢性连接,底盘7有中心通孔可与外油路相通,油腔室8的另一端上带有顶盖9,在顶盖9上固定有一导体小轮10,如小齿轮、小棘轮、小圆滚轮,图中为小棘轮,小棘轮10用导体材料制做,如铜材,小棘轮10上的齿即为动触头a,动触头a接地,如图2所示,动触头a也可用一弯成一定角度的弹性元件来代替小 轮10;导体栅件4为若干片导片用绝缘片3间隔叠加排列组成静触头组b,导体栅件4采用导体材料制做,如铜材,可以是片状也可以为环片状等,导体栅件4的各导片分别用导线与电阻网络6的串联电阻接点电气连接,电阻网络6串联在二次仪表电气电路中,一端接地,如图2所示,电阻网络6的电阻也可采用并联连接,只要达到动触头a与静触头组b的逐个接通中能改变二次仪表串联电阻阻值即可;小棘轮10与栅件4的侧边啮合,当油腔室8受压后波形管伸展产生位移,带动小棘轮10在栅件4侧边上运动,与栅件4导片逐个啮合,同时与电阻网络6的电阻接点逐个接通;电阻网络6固定在电路板5上,电路板5通过固定在底盘7上的支架11固定,电路板5上固定有一弹性导流片2,二次仪表由接线端1通过弹性导流片2与电阻网络6的电阻接点电气连接。
工作原理:当波形腔室8受压后波形管伸展产生位移,带动小棘轮10在导体栅件4侧边上运动,与导体栅件4中的导片逐个接通,亦即与电阻网络6中的电阻逐个接通,从而改变与二次仪表串联电阻的阻值,使流过二次仪表的电流值也随之改变,从而测出流体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和原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可保证动触头a和静触头b可靠啮合,耐振动冲击性能提高;(2)、触点接触面积增大,电流没有断电机会,因此不会产生火花,从而提高了产品寿命;(3)、网络电阻可选用有良好抗温漂性能的高精度电阻材料,提高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太来;王连生;许静宇,未经金太来;王连生;许静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93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杆传多钩或单钩防撬锁
- 下一篇:弹性插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