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用模板挡无效
| 申请号: | 89218895.2 | 申请日: | 1989-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59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幸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幸娥 |
| 主分类号: | E04G17/04 | 分类号: | E04G17/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峰章 |
| 地址: | 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模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建筑施工灌造水泥墙时所使用之模板挡。
世界人口日趋渐增的今天,住屋的需求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份,然而,尽管房屋大都带给人们在「住」方面的便利,但因传统房屋建造时所灌制之水泥墙,是在二模板之间贴接木头制之模板挡,以维持二模板间之距离,待灌入水泥浆于二模板内时,以成型水泥墙。此种采用木头模板挡之最大缺失乃在于因为木头模板挡具有弹性,加上木头模板挡系「靠贴」于二模板之内面上,并非紧抓住二模板,一旦灌水泥浆于二模板内时,轻则因木头模板挡因水泥浆之重量负荷导致弯曲,二模板因木头模板挡之弹性弯曲而使二模板之间距离产生变化,灌造出之水泥墙则有凹、凸不平之现象,严重影响施工品质,重则则因木头模板挡只是浮贴靠住二模板,当灌入之水泥浆重力负荷过大而施于木头模板挡时,容易导致木头模板挡移位游离,不再靠贴二模贴,而使灌出之水泥墙凹、凸不平之情形更加严重。
上述之缺失,若是以钉具钉接木头模板挡与二模板,虽然可牢靠地维持二模板间之距离,使灌制出之水泥墙厚度一致,但因木头模板挡系直接埋藏在水泥塔内,使得尔后之拆除模板工作更为困难,而不可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要改善以上的问题点,提升建筑灌浆水泥浆之效能,在灌造水泥塔时厚度平整及拆除模板简易,而获得更佳之建筑施工效率。
一种建筑用模板挡,在“^”形主体之一端分别具有一直伸之尖刺体,及尖刺两侧各向下延伸出一挡脚,另一端则具有二向下之卡掣片,以尖刺体插固一模板内,使得二挡脚恰紧贴住该模板之内壁面,再使二卡掣片紧靠另一模板之内壁面,而使二模板因模板挡之稳固撑接而维持之间距离一定,使灌造出之水泥墙厚度平整。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A-A1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动作实施图。
首先,请参阅图1、2及3所示,本实用新型之模板挡1,呈“^”形体,其一端分别具有一直伸之尖刺体11,及尖刺体11两侧各向下延伸出一挡脚12,另一端则具有二向下之卡掣片13。
操作使用时,尖刺体11刺入一模板10内,恰好使得两挡脚12紧靠住该模板10之内面壁,再使二卡掣片13紧靠住另一模板20之内面壁(如图4所示),乃使二模板10、20因模板挡1之稳固撑接,使得二模板10、20之间距离维持一定,而此距离亦为模板挡1之长度,及尔后灌造水泥墙之厚度。当然,二模板10、20内亦排设有钢筋(图中未示),而二模板10、20内所撑接16支等距之模板挡1数目随需要而定,通常是一坪(3.3058平方米)之水泥墙撑接16支等距之模板挡1,而且各个撑接有模板挡1之二模板10、20周围处,亦系接有铁丝30并加以绞紧,以增加模板挡1撑接二模板10、20之稳固牢靠性。
将水泥浆灌入二模板10、20内,由于模板挡1之稳固撑接二模板10、20,使二模板10、20之间距离维持一定,当灌入水泥浆时,模板挡1根本不会移位走动,因此,灌造出之水泥墙厚度平整一致,施工效率极佳完全不会有习用者灌造出水泥墙厚凹、凸不平之缺失。而当完成水泥浆灌造之后,由于模板挡1一端是以尖刺体11插接一模板10,另端以二卡掣片13贴靠另一模板20,因此拆除二模板10、20时,只要将模板10拔离尖刺体11,卸除另一模板20,即可轻易达成。(而模板挡1则埋藏在水泥墙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幸娥,未经吴幸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8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