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节电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89218600.3 | 申请日: | 1989-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7798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5-30 |
| 发明(设计)人: | 祝耀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祝耀坤 |
| 主分类号: | H05B39/04 | 分类号: | H05B39/04;H01H4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节电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主要用于控制住房用电器的多功能节电开关。
现有的节电开关由一只全电开关和一只半电开关、一只整流二极管组成。半电开关与整流二极管串联后与全电开关并联。当节电开关的负载如电灯,需弱光时,可以合上半电开关,让市电电源经整流二极管半波整流后向电灯供电以达到节电的目的。这种节电开关,功能欠多,特别是用于楼道或过道时尚不能解决“通宵灯”的节电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用于室内用电器节电又能用于楼道或过道灯节电的多功能节电开关。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只全电开关和与之并联的一个由一只整流二极管、一只半电开关构成的半电开关电路,一个主要由一只按钮、一片碟形双金属片、一根中心柱、若干只发热电阻及接线柱组成的延时关断电路。为了指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可以在上述全电开关旁并联一个由一只限流电阻和一只信号灯(如电珠、氖管)串联而成的开关位置显示电路。该显示电路,也可以是一个开关位置夜间指示电路并联在上述整流二极管的阴极与零线之间,它由若干只限流电阻和一只光敏元件(如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一只发光元件(如发光二极管)组成。为了能调节延时关断时间,在上述的延时关断电路中可串联入一只可调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节电功能多:除通过全电开关向负载供电外,可以通过半电开关向负载半波整流节约供电;可以通过延时按钮向负载短时间供电,(自动延时关灯)以解决人过楼道(过道)等处不关灯而造成的“通宵灯”浪费电的问题。2、具有本开关安装位置的显示(指示)功能,人在黑暗处,能方便地找到开关,以解决楼道自动关灯后,后来者处黑暗中,摸不到开关所产生的新问题。3、延时关断的时间可调,能适合不同时间的需要和调节季节气温变化时对原延时时间的影响。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路图
附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电路图和外观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延时关断电路的部分机械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所示:ZD、电灯,K1、全电开关,A、按钮,S、碟形双金属片,R1~R4、发热电阻,RW、可调电阻,D1、整流二极管,R5~R7、限流电阻,T、晶体三极管,D2、光敏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X、氖管,1~4、接线柱,4、外壳面板,5、中心柱,6、螺母,7、弹簧,8、按钮芯(管形),9、壳底,10、内壳底孔,虚线框内为本实用新型
以下依附图作进一步实施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节电开关内部的接线是,对接入的市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并联有一只全电开关K1、一路延时关断电路、一路半电开关电路。其中,延时关断电路主要由按钮A、碟形双金属片S、发热电阻R1~R4构成。半电开关电路由整流二极管D1和半电开关K2串联而成。合上全电开关K1能使电灯ZD全亮、合上半电开关K2能使电灯ZD半亮、按一下按钮A能使电灯ZD全亮数分钟后自动熄灯。为了显示本节能开关的安装位置,电路中可再并联一路由限流电阻R7和氖管X串联而成的显示电路(如附图1所示)。为了能调节延时关断时间,可在上述延时关断电路中串接一只可调电阻RW。为了使上述显示电路仅在黑暗时显示,可将上述显示电路改为由限流电阻R5、R6和晶体管T、光敏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组成的夜间开关位置指示电路,并联在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源零线之间(见附图2)。其工作原理是,白天时光敏二极管D2呈低阻状态、晶体三极管T截止、发光二极管D3不亮。黑暗时,光敏二极管D2呈高阻状态、三极管T导通、发光二极管D3亮,能在暗处直观地指示出本节能开关的位置。延时关断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见附图4),当按一下装于本节能开关外壳面板4上的按钮A时,弹簧7压缩、按钮A内的按钮芯(管形)8下降、穿过内壳底孔10压迫碟形双金属片S,使其下翻呈罩形(按一下松手后,弹簧7回弹按钮A复位)与其下面三个接线柱1、2、3同时接触,使电流经接线柱1、碟形双金属片S、接线柱2、3、发热电阻R1~R4、可调电阻RW与电灯ZD构成回路(灯ZD亮)。一段时间后,碟形双金属片S(其主动层在向下面)在发热电阻R1~R4影响下,受热上翻,恢复原碟形状并与接线柱1、2、3脱离,电路不通,起到自动延时熄灯的作用。双金属片S的中心有一个孔,由一端与壳底9固定的中心柱5穿过、并用二只螺母6上下固定,柱5的上端穿入按钮芯(管形)8内,使按钮A能上下可靠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祝耀坤,未经祝耀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86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