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体主副换热器间接加热热风炉无效
| 申请号: | 89218427.2 | 申请日: | 1989-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15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10 |
| 发明(设计)人: | 孙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高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家昆,王景 |
| 地址: |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体主副 换热器 间接 加热 热风炉 | ||
本实用新型属加热装置领域。
目前研制使用的金属体立式间接加热两回程热风炉(专利号:87216988)在其炉膛内虽加设了伞状除尘器及封火盖,并用炊事小风机正压鼓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煤与空气的混合状况,减少了烟道损失,使其热效率比列管式热风炉有了提高,但由于其结构特点,煤与空气的混合、飞灰、煤粉与空气的相对速度以及燃煤停留时间等诸方面仍未取得显著效果;同时采用鼓风机助燃,增加了能耗;且炉壳为三层,两层肋片,使之材料耗量大,而热能利用并非较高。因此需对炉体结构作进一步提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主、副换热器,主、副燃烧室,且不用鼓风机助燃,而靠自燃的立式金属体燃煤间接加热热风炉,从而改善了燃煤过程中煤与空气的混合状况,同时增大飞灰、煤粉与空气的相对速度,增加燃煤停留的时间,使之热效率有所提高,这种结构合理,造价低,而热效率高的小型立式金属体燃煤间接加热热风炉,适合乡镇企业及专业户用于农作物物料的烘干及其它干燥设备使用。
本实用新型燃烧炉炉体由主炉体上接装有烟囱(6)的炉盖,下安其上有风门(15)的灰室(14),在其一侧焊有回风管(3)等五部份构成。主炉体由上、下两部份焊接而成。上部份为副换热器及一部分副燃烧室,在其一侧装有铁沙网(7)。下部分为主换热器及主燃烧室,主换热器由外壳(13),且肋片按螺旋规律排列、并焊在内胆(2)上的无管换热器及焊接在下法兰盘(10)的中间且有肋片并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弯管(4)换热器组成,副换热器为主换热器上部的列管束(5)组成的列管束换热器,列管束外表可有肋片(11)。连接管(9)在主、副换热器之间,用上下法兰盘(8)、(10)连接;这样由内胆(2)的内部空间及带肋片的弯管(4)的外部空间及下法兰盘(10)以下的空间构成了主燃烧室,而由连接管(9)的内部空间及带有或不带有肋片的列管束(5)的下部空间构成了副燃烧室。炉排(1)嵌在内胆(2)最下方的法兰盘上。
本实用新型由主、副换热器及其肋片的特殊排列方式及主副燃烧室作用,使其内胆(2)外壁温度仅在120℃以下,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以上结构的综合作用,保证了热风炉燃烧情况良好,换热能力强,热效率在75%以上。同时换热空气与燃煤的烟气各行其道,相互密封,热空气无污染,热风温度在40℃~120℃内可调。燃炉内部结构紧凑,外型小巧,热交换能力为8万焦耳的机型主炉体直径为0.52m,高1.8m,烟囱高2m,回风管直径0.16m,全重200千克)。并且由于自燃及配置在炉体外的回风管,节省了能源,降低了材料消耗,使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实用性。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
该燃烧炉炉体由烟囱(6)、炉盖、主炉体、回风管(3)及灰室(14)焊接而成。主炉体由外壳(13)、肋片(11)按螺旋规律焊在内胆(2)上的换热器,有肋片的弯管(4)换热器,上、下法兰盘(8)、(10)、联接管(9)及带有或不带有肋片的列管束(5)副换热器安装焊接构成。外壳(13)由上、下两部份焊接为一体,上部份有铁沙网(7)、下部份焊有炉门。炉排(1)嵌在内胆(2)最下方法兰盘上;空气由外壳上部的铁沙网(7)处进入炉体加热后,从出风口(12)排出。制造时先把内胆(2)、下法兰盘(10)、肋片(11)及有肋片的弯管(4)带肋片的列管束(5)副换热器单独先焊合。然后按内胆(2)、弯管(4)、联接管(9)上法兰盘(8)、外壳下部份、列管束副换热器,外壳上部份、回风管(3)出风口(12)、灰室(14)的先后排列顺序装配焊合。炉盖与烟囱由螺栓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8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炉排反烧炉灶
- 下一篇:旋风过滤组合式除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