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组合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89218091.9 | 申请日: | 1989-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647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5-02 |
| 发明(设计)人: | 魏俊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俊生 |
| 主分类号: | B60Q1/00 | 分类号: | B60Q1/00 |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栋梁 |
| 地址: |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组合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组合开关,具体说是一种具有两个角位移操作部件的组合开关。
现行汽车开关大多采用分立形式,各开关独立完成各控制功能,如转向灯控制,雾灯控制及近、远光控制等。这种车用开关安装及操作均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组合度的汽车开关,实现转向和外照明多灯联合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将汽车外照明开关以及转向开关组合在一个带操作杆的开关总成上,转向开关设在操作杆首端,其开关操作部件直接由人体操作,对操作杆的轴线作角位移控制,外照明开关,包括大、小灯开关和雾灯开关,其开关操作部件与操作杆另一端连接,对开关总成轴线作角位移控制。
根据汽车灯具操作功能的需要,转向开关为具有中间位置的三操作位置开关,照明开关是具有中间位置的五操作位置开关。
使用时司机旋转开关的操作杆外端,可选择左、右和中间位置:按动操作杆整体,可使外照明开关选择雾灯,小灯,远、近光变换和中间位置。上述操作能实现分立开关的操作功能,符合《中国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要求,这种组合开关综合成本低,安装简单,操作十分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组合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2、3分别是图1的A-A剖面视图和B-B剖面视图。
图4是图3的C-C剖视图。
图5、图6分别是图1的D-D和E-E剖面视图。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操作杆1与外照明开关旋芯2连接,旋芯2架持在外壳3内部,可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并靠钢球6和压簧7对外壳3内壁定位,接线柱8用于各触点接线,外壳3底部与前部分别设有底座5和面盖4。
操作杆1的首端上设置转向开关,外壳13与操作杆1丝扣连接,旋芯9置于外壳13内,用塞子10封口,旋芯9的端杆穿过塞子10,与旋把11固定连接,旋把11与塞子10外端止口滑动连接。
外照明开关的触点设置见图2,触点14-18均设置在与外壳3整体连接的盘面19上,其中触点14为雾灯触点,触点15、16分别为近、远光触点,触点17、18为小灯触点。虚线l1-l5为开关滑刀(图中未画出)的五个工作位置,l1雾灯和小灯接通,l2小灯接通,l3全关闭位,l4近光和小灯接通,l5远光和小灯接通。
图3显示旋芯定位和开关滑刀机构。设置在旋芯2上的钢球6和压簧7与外壳3内壁上的凹形槽20对峙,凹形槽20共有5条,可使旋芯2定位于5个操作位置。两个滑刀槽21在旋芯2上对称设置。图4可见滑刀结构,滑刀29置于旋芯2的滑刀槽21内,下端设有压簧22,保证滑刀29工作面对触点的良好接触。
转向开关的结构可从图5和图6得到进一步说明。
处于旋芯9首端的滑刀23有三个操作位。l6-l8,其中l7为中间位,其余两个位分别接通触点24或25,作为左或右转向开关。触点24和25的簧片外侧的外壳13内壁上有4条凹槽,容纳簧片。
钢球26及压簧27置于旋芯9的径向孔内,外壳13内壁上有6个对称分布的凹球面坑28,供旋芯9旋转时定位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俊生,未经魏俊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80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