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捉器无效
| 申请号: | 89217601.6 | 申请日: | 198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3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8-14 |
| 发明(设计)人: | 丁怀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怀庆 |
| 主分类号: | A01M23/32 | 分类号: | A01M23/32 |
| 代理公司: | 新疆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立天 |
| 地址: | 843000 新疆***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捉活体动物的改进装置。
现有捕捉动物的器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致动物于死地的,如鼠夹等。另一种是,捕捉活物的,如已公开的85109141、86203532等,这两种装置虽可捕捉活体动物,但一是结构较复杂,二是伪装性较差,再者是不能捕捉飞禽。鉴于有关动物研究单位及个人娱乐捕捉活体动物(包括飞禽)的需求,上述装置尚有不足之处。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设计一种既能捕捉走兽又能捕捉飞禽的简单实用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设计,本装置主要有一个底板、框、弹簧、柔性网及诱饵传动器等构成,其基本结构类似以通用的鼠夹。封闭四边形的框的一边穿进两个弹簧,其弹簧一端抽头将框固定在底板中部,另一头各压在框相邻的两边,可使框反压时具有回弹作用。在顺底板纵向框的一边中央制有一环可与诱饵传动器上中的“L”钩相扣。所说的诱饵传动器包括一个饵料板、“L”钩、长杆、两小轴及座等。其中,“L”钩与一轴固定,其轴两端轴接于座的两侧壁并可转动。同理,另一轴与长杆固定且轴接于座的两侧壁并可转动。但长杆以与轴固定为界分为一长端和短端,其长端与饵料板制为一体,短端应置于“L”钩尾端下方且相接触,而且长、短端应有较大之比。,如此之作,目的在于传动器具有类似杠杆的作用,即饵料板上一个较小的力可产生较大力矩且传至短端以拨动“L”钩克服框被弹簧反压时产生的阻力,使“L”钩与环脱开,框在弹簧作用下回弹并带动柔性网罩住底板。为实现上述作用和效果,框应固定在能使框反压时“L”钩可与环相钩住时的底板板面上。
边缘的一半钉制在底板的半周边,另一半缝制在框的活动边上,当框回弹时,该网能罩住整个底板呈筒状。该装置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有一个类似杠杆的传动器,利用饵料板上的微小的力可产生拨动较大阻力的效果,使得该装置异常灵敏,因此捕捉效果较佳,其次,除走兽外还呆捕捉飞禽。另外,由于网为柔性且可见动物,则便于下手捉拿捕获物。再者因装置结构为平面形,具有较好的隐蔽性。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实用效果好。
为实施上述设计方案,结合附图提供一例。附图所示底板为木制的,框、弹簧、轴、长杆均可用钢丝制成,饵料板可用轻质塑料或纸板与长杆制为一体。座用金属板加工且用螺钉固定于底板上合适的位置。“L”钩、长杆分别与轴焊接,两轴间距及灵活应保证饵料板上微小的作用能传动“L”钩且使其与环脱钩。网钉制和缝制在底板及框的动边上,应保证回弹时罩住底板,网的强度视被捕捉对象而定,可以是天然、化学或金属纤维材料制成。附图所示的是上述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底板 2--框 3--柔性网
4--“L”钩 5--环 6--轴
7--长杆 8--弹簧 9--饵料板
10--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怀庆,未经丁怀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7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节电器
- 下一篇:弧形输送禾杆的立式割台联合收割机





